2 2022/12/29 上午 10:03:34

冬天湿气大害天旋地转,眩晕发作…中医有绝招,喝肉桂姜茶、温灸腹部祛寒湿

(关键字: 眩晕 , 冬天 , 湿气 , 晕眩 , 姜茶 , 康涵菁

冬季最常出現的眩暈是:風寒型與寒濕型。
冬季最常出现的眩晕是:风寒型与寒湿型。

经过服用一周后,病人眩晕的次数就从每天发作1次,变成一周发作1-2次,之后续服两个多月的中药,方向改为补脾益气,眩晕便未再发生,停药后也都维持稳定不再发作。由上述例子可知,中医对于眩晕,其实是可以从多种面向切入,并且有很多方式可以让治标与调理体质同时兼顾。

冬季最常出现的眩晕是:风寒型与寒湿型

中医是如何看待眩晕问题呢?根据古籍《黄帝内经》中便已经对于晕眩有多种描述及名称,像是「头眩」、「掉眩」、「眩冒」、「目眩」等。现代中医临床会先评估其眩晕是实证或虚证,再去判断属于风、寒、火、痰、瘀、虚的哪一类型?

康涵菁中医师表示,一般来说,冬季最常出现的眩晕是风寒型与寒湿型:

风寒型:

风寒型是由于冬天常吹冷风,可能出现在经常骑机车、在外奔波或是头颈部没有做好保暖的族群,寒主收引,使得头颈部的肌肉、血管收缩,气血无法上荣头面,导致眩晕发生。可能同时伴随着头痛、肩颈僵硬、流鼻水咳嗽等症状。

寒湿型:

寒湿型则是由于冬季下雨多,外界湿气高,对比春夏阳气较为减弱,若又喝水过量,或是过食精致淀粉与甜食,便可能导致体内水湿代谢速度变慢,进而让湿气影响清阳的升发,产生眩晕之症,同时还可能会有嗜睡、腹泻、皮肤湿疹等不适症状。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