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肇并表示,为增加可治疗的病人族群,改善中风病人的预后,许多临床试验不停的进行着。而近期最受瞩目的进展就是所谓的“机械式取栓”技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目前此类使用导管进行的相关技术统称为“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过去在面对脑部大血管阻塞的病人,即使可施打血栓溶解剂,仍可能治疗效果不佳。病人若注射血栓溶解剂的疗效不佳或是无法接受施打,可能接着会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上升而意识昏迷等,严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接受颅骨切除减压的开颅手术,甚至仍可能有生命危险。
脑中风发作后的6小时内,“机械式取栓”技术治疗有效
但2015年起,陆续发表在知名期刊的几个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以支架进行取栓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来打通大脑的大血管阻塞,可增加治疗成功的机率,改善病人的预后,而且也因为使用取栓支架打通后,还可降低严重脑水肿发生机率,也因而降低严重中风病人的死亡率。更重要的是,此一治疗技术将可接受治疗的时间,延长到中风发作后的6小时内,好消息是健保署也顺应国外最新的治疗建议,自2017年2月1日起将“机械式取栓”用的支架与抽吸导管纳入健保给付范围。
张哲肇医生指出,目前“机械式取栓”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在国外临床试验中亦进展到了部份病人可接受治疗的时间延长到16至24小时,也增加了许多发作时间超过6小时,如睡眠中发生中风病人,可以接受治疗的机会。目前此一部份虽未有健保给付,但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仍有改善预后与减低病情恶化的机会。
安南医即已具备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的中风紧急处置能力,目前已经启动血管内治疗技术团队的运作并完成数例病例的治疗,可望为大台南地区民众就近带来医学中心等级的治疗技术,也可争取中风就医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