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杏青医生表示,本身已经有规律运动习惯的人,可以不经过医生评估继续从事中等或高强度的运动。但规律运动,却有心血管、代谢疾病、肾脏疾病的病史,只是没有症状,从事高强度运动时就应该先寻求医生评估。而如果本身的疾病有症状,例如胸痛、胸闷、自己觉得心脏乱跳、晕眩、日常生活中或夜间觉得呼吸困难等,无论做各种强度的运动,都应该先谘询了解运动风险评估的医生。孕妇若要从事比平时更强的运动,也应该先与医生讨论。医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疾病状态,安排不同检查,包括静态或动态的心电图、心脏超音波、电脑断层以及心肺运动测试。
运动强度如何掌握?医生教你一招试算
在没有任何客观指标的状态下,我们大致可以用心率和呼吸上升的程度、自己觉得运动时费力的程度当指标,例如:一边跑步一边能够简短对话交谈,大致属于中等强度运动。然而因为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常常高估自觉身体疲惫指的指数,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透过能够精准掌握心跳速率、运动中心电图、呼吸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代谢、运动功率的运动心肺测试。
随着许多运动监测穿戴装置如心率表逐渐普及,如果没有办法做精准的心肺运动测试,则可以简易用年龄做“心跳储备率”试算:(220-年龄-休息时的心跳速率)X(40%~59%)+休息时的心跳速率=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更高则是高强度,更低是低强度运动。




高以翔猝死!醫師:慎防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奪命,休克急救3大關鍵
泌尿道反覆感染好不了?必需「停機」不要再啪啪?5大絕招預防
常吃洋蔥、大蒜能降低乳癌發生率?中醫:吃這些藥材,也能抗氧化、抗發炎
女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醫揭:女性心臟病防護4要訣
頭暈走不穩,竟是腦幹梗塞性腦中風!醫籲:牢記初期腦中風徵兆口訣「befast」
8旬嬤吃7種藥,血壓仍失控!「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攻克難治型高血壓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