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空气质量不佳,全台各地暴露在细悬浮微粒PM2.5侵袭之下,人人自危,戴口罩加强防护。然而,你真的戴对口罩了吗?专家表示,一般平面口罩与脸部的贴合度不够,活性碳口罩只能部分去除异味、对微粒几乎没有过滤效果,都只是戴“心酸的”,建议一般人选择低阶的N95或FFP1滤材,且能贴合脸部的口罩就好。
选购口罩!一般人用N95或FFP1即可
正确防护PM2.5、拒当PM二百五!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医学与工业卫生研究所教授陈志杰表示,口罩的防护效率关键在于“过滤效率”和“密合程度”。市面上口罩产品五花八门,一般而言,有经过认证的口罩才有质量保证,例如美规的N95、N99、N100或是欧规的FFP1、FFP2、FFP3等,可过滤80%至99%以上不等的微粒。
口罩的过滤效率越高,空气阻抗也越强,配戴者需更用力呼吸。对一般人来说,低阶N95或FFP1滤材的过滤效果就已足够,另一提升防护力的关键是口罩与脸部的密合度。
平面口罩密合性差 戴双层也难防护
陈志杰教授表示,平面口罩贴合脸部的部分,因为没有空气流通,无过滤功能,且平面口罩一般与脸型的密合较差,微粒透过口罩侧边或上方等未与脸部密合处被吸进人体,防护效果大打折扣。原则上,平面口罩的功能在保护环境,避免生病时的病菌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