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4/24 上午 10:39:18

小六近视盛行率达七成!如何避免儿童高度近视?听小儿眼科医师这样说…

(关键字: 白内障 , 高度近视 , 近视 , 视网膜剥离 , 黄斑部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例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剥离、黄斑部病变出血、白内障及青光眼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因此家长们也极力避免孩子们罹患近视并且学校老师和相关卫生单位也积极监测学童们的度数变化。

根据国民健康署2017年执行之「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调查计画」资料显示,小学一年级学童近视盛行率为19.8%,小学六年级学童则为70.6%。

且近视50度以上的人数,每升一个年级就以10%的数值增加;另统计,有超过81%的国一学童罹患近视,到国中三年级学童近视的盛行率更高达89.3%,高中三年级,高度近视的比率高达35.7%。

由台大医院多年的研究追踪得知,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确诊为近视,平均小学孩童每年约增加100至125度,国中每年约增加50至75度,到了高中逐渐平缓,每年约增加25至50度,所以越早发生近视,未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也越高。建议这些易形成高度近视及早发性近视的孩子,遵从医嘱指示,确实做好近视控制。

过去高度近视的定义为近视600度以上,但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此标准下修为500度以上,因为以公卫的观点来看,500度以上近视族群的并发症风险相对位于低近视度数提高很多,所以避免进展成高度近视绝对是当务之急。

什么原因会让小朋友们的近视增加呢?

总归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早产,以及后天的环境因素例如教育程度,近距离的工作,昏暗的工作环境,屈光不正没有适当矫正,以及睫状肌过度调节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暴露在近距离用眼的环境,像是观看手机或平板,一旦时间过长,眼球为了适应近距离而产生生理变化,也就是造成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就会增加。因此这类3C产品在长时间近距离的使用下,对孩童视力的不良影响绝对多于电视。

怎么做才能避免学童得到近视,或是防止恶化成高度近视呢?

首要之务就是改变生活型态,避免近距离用眼,并且增加户外活动。建议每周应有14-16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平均每日至少2小时),藉由阳光中的紫外线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其可抑制眼轴增长的发生率,近视度数相对不易增加。确保近距离用眼时,每三十分钟就要休息十分钟,维持35到45公分之距离,并且注意四周环境的光线是否充足。

学童如果真的开始近视了怎么办?

长效散瞳剂(Atropine)眼药水及近视眼镜

目前减缓近视度数恶化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长效散瞳剂Atropine眼药水搭配太阳底下可变色的近视眼镜。散瞳剂的名称很容易造成误会,因为瞳孔变大造成畏光其实是Atropine的副作用,而不是能够控制近视度数的机转,因此同为散瞳剂的Tropicamide和Phenylephrine是无论如何点药都无法阻止近视增加。

Atropine药水的浓度与其效果成正比,但畏光或睫状肌调节力减低使得近距离用眼模糊等副作用却会随着浓度而增加,因此建议出门必须佩戴太阳眼镜或帽子以阻隔紫外线作保护。

角膜塑型术

另外一种常见的近视控制方式就是角膜塑型术,一种非手术、非永久性矫正视力的方法;经由医师评估配戴者近视及散光的度数,角膜弧度及大小,眼裂宽度及眼睑肌肉松紧度,斜视角度,用眼习惯,作息时间,以及是否有过敏及慢性发炎等因素,验配客制化的角膜塑型镜片。

晚上睡觉时配戴,藉此改变角膜弧度,白天镜片取下后即可拥有清晰视力,同时在视网膜上产生影像周边离焦的效果,长期配戴可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但须注意其最低年龄限制9岁,若使用期间有角膜感染发炎之情形,应立即停止配戴并且前往就医。

利用视网膜影像周边离焦的原理,对于近视度数较高,无法适应硬式角膜塑型镜片,无法做好清洗角膜塑型镜片,以及角膜弧度不适合的学童,目前市面上也发展出高透氧日抛的特殊设计软式隐形眼镜,戴上后即可模拟一般角膜塑型镜片的周边离焦的效果。

甚至对于年纪太小或无法配戴隐形眼镜的小朋友,具有临床实验证实的周边离焦框架眼镜也问世了,提供给近视的学童另一种值得信赖的选择。

多摄取具有护眼营养素之食物

别忘了三餐均衡并且多摄取具有护眼营养素之食物,例如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蛋黄、胡萝卜、南瓜、绿花椰菜;富含维他命C的芭乐、奇异果、柳橙、番茄;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的蛋黄、菠菜、玉米、地瓜叶及绿花椰菜等则;以及丰富花青素的蓝莓、蔓越莓、樱桃及红肉火龙果、紫地瓜等。

一般来说,无近视者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让有远视者快速减少或是已经近视者应于治疗期间维持3-4个月的定期追踪检查。这样才能够客观的了解孩童视力状况及度数发展的趋势。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