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剥离绝对不是这几十年才开始,如果发生在百年之前,患者只能等者失明。后来有眼科医生发现,以脸向上的方式绝对卧床(将患者绑在床上),有可能可以回复,但是因为没有数据,所以不知道当时这样治疗的成功率如何,不过说实在,也只能尽人事而已。
后来,进步到在眼内注射空气(后来进步到膨胀气体),藉由不同的身体摆位及角度,再利用气体会上浮的原理,将裂孔压住,如只一来,视网膜下的积水就会自行吸收,这是相当进步的方法了。但是因为患者会被固定在治疗床上,随这裂孔在眼内的位置,会调整到固定在特定的角度,甚至是头下脚上。一般而言,对患者是非常大的折磨。时至今日,如果患者的裂空在上侧,或者视网膜剥离范围较小,还是有眼科医生会选择此项手术方法。
接下来发展到巩膜扣带手术,这种术式是在巩膜外侧缝上向内挤压的材料,如此一来,可以将已经剥离而分开的视网膜与向内挤压的巩膜及脉络膜尽量靠近,再加上局部的巩膜外冷冻治疗以制造局部的发炎反应,提高视网膜裂孔与脉络膜愈合的机会。
只要裂孔封上,视网膜下的积液自然就会吸收而复原。这样的术式不用担心裂孔的方向,也不会术后摆位的问题,算是相当进步的手术方法。但是,如果裂孔的位置太靠眼睛前面或是太后面(最佳位置在眼球的赤道区),就没有办法只进行巩膜扣带手术,因为没有办法缝在裂孔的位置上,必须合并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雷射手术。
近十几年来,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雷射手术(TPPV)几乎成为视网膜剥离的主流术式,经由眼平坦部(离眼角膜轮状部外侧 2-7mm的圆形带状区域,在此范围内重要血管及视网膜)会打开三到四伤口,来建立维持眼内压力的输液管道,以及眼内光源与显微器械的进出作业管道。最后再以眼内雷射将裂孔固定修补。此种手术不论裂孔在何处皆能处理。手术中会因为裂孔位置、裂孔大小、裂孔范围,由可能需要术中使用重油(PFO)、矽油(Silicone oil)、膨胀气体(C3F8 or SF6),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近几年来因为 23G or 25G 眼内微创手术的开发,大幅缩减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大幅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与不适,也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我在美国进修期间就是特别在学微创手术黄斑部的应用,收获良多,也学到不少特殊技巧。
回台以白发现,台湾健保已经开始给付微创手术的材料费用,这真是好消息,因为以往都需要自费使用。所以我相信因为台湾健保给付的改变,23G视网膜微创手术应该会取代其他术式,成为视网膜医生的首选。
Reference:
Fredrick DR (May 2002). "Myopia". BMJ 324 (7347): 1195–9. doi:10.1136/bmj.324.7347.1195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2007 Aug;29(4):538-42.
部份图片来源:陈庆隆医生。
本文出自:眼科陈庆隆医生-视网膜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