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11/1 下午 01:50:21

睁只眼闭只眼 早期发现黄斑部病变

(关键字: 白内障 , 高度近视 , 陈莹山 , 黄斑部病变 , 血管抑制剂

50多岁王先生,每天下班开车回家行经市民大道高架桥时,都看得到远处的101大楼,某日下班回家路上因为严重塞车,王先生不经意抬头往101大楼望去,赫然发现顶楼尖端竟是歪斜的,心想这么高的大楼倾斜了岂不是很危险,但是回家看新闻也都没有报导,直到连续3、4天看101都是一样歪歪斜斜,才惊觉到可能是自己的眼睛有状况,赶紧到医院检查,诊断发现王先生罹患了中老年人常见的「黄斑部病变」。(影音/摄影记者杨伯康)

陳瑩山醫師(如圖)指出,黃斑部病變是老年人視力的頭號殺手,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攝影/記者楊伯康)
陈莹山医师指出,黄斑部病变是老年人视力的头号杀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摄影/记者杨伯康)

影像扭曲变形有黑影 黄斑部病变已缠身

新竹国泰医院眼科主任陈莹山医师指出,黄斑部病变是老年人视力的头号杀手,老人家切勿认为眼力差就是老花或白内障。而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越早治疗越好,延误求诊可能错过黄金治疗期;其次,黄斑部病变需长期追踪治疗,有些没有耐心的病人懒得回诊,以致治疗中断,因而造成不可回复的视力损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黄斑部」位于视网膜上,正对瞳孔,主司中心视力,因此每天睁开眼睛,黄斑部就会接受光线形成影像。如果黄斑部发生病变,中心视觉则将受影响,病人一开始会发生影像扭曲、视物变形,或是想看哪、哪就模糊的现象,更严重时,黄斑部产生出血状况,此时视觉中心就会出现黑影,不管是哪一种症状,对病人的生活各方面都可能造成极大的不便。

老年人与高度近视者 好发黄斑部病变

陈莹山医师解释,黄斑部像一般组织一样,会有老化伤害,也因其与光线的特殊关系,也会有严重的氧化伤害。氧化伤害及老化伤害加成作用下,就形成所谓的「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而8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可能年龄很年轻,但是眼睛已经是70、80岁程度,黄斑部也容易产生病变,称为「高度近视性黄斑部病变」。

据统计,国内8成的黄斑部病变出现在老年人身上,65岁以上每10人就有1人罹患;另2成是高度近视所引起。由于黄斑部是中心视力的枢纽,一旦出现病变,可能有失明的危机。陈莹山医师指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在欧美是55岁以上者最重要的失明原因,而台湾也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未来发生黄斑部病变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国人不得不及早注意。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上,正對瞳孔,如果黃斑部發生病變,中心視覺則將受影響。(攝影/記者楊伯康)
「黄斑部」位于视网膜上,正对瞳孔,如果黄斑部发生病变,中心视觉则将受影响。(摄影/记者杨伯康)

睁眼闭眼自我检测 一有异状速就医

陈莹山医师提醒,平常可以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在距离大约33公分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轮流以单眼直视方格表正中央,如果方格线条有歪斜的现象,就表示黄斑部感光细胞已经不平整,这时就要提高警觉,到医院检查有否黄斑部病变形成。

为什么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陈莹山医师进一步说明,因为视力上双眼是互相帮忙,所以往往必须遮蔽健康眼或病灶发生在惯用眼时,症状才会明显。由于黄斑部病变早期难发现,病患常因此错失早期侦测的时机,可能导致不可回复的视力伤害,呼吁如有发现异状,需尽速前往医院的视网膜专科寻求诊断、治疗。

治疗黄斑部病变 新生血管抑制剂新趋势

陳瑩山醫師(左)指出,黃斑部病變不容小覷,早期發現與治療很重要。(攝影/記者楊伯康)
陈莹山医师(左)指出,黄斑部病变不容小觑,早期发现与治疗很重要。(摄影/记者杨伯康)

陈莹山医师强调,目前老年性黄斑部病变治疗以眼内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剂(Anti-VEGF)为主,每月1次,可抑制新生血管增生,吸收出血,以达改善或稳定视力的目标。只要病情符合一定标准,就有健保给付,每人每眼第一年可给付3针。

患者接受治疗后,务必每1至2个月要定期追踪,若黄斑部仍有渗水、出血,甚至长出新生血管,仍要持续接受治疗,且患者第2年仍有3针申请健保的机会,可善加把握治疗的机会。若中断治疗,等到再度病发,治疗效果及视力都会因此受影响。

【医师小叮咛】:

陈莹山医师提醒,平常可以多吃一些鱼类、绿色蔬果等来补充omega-3与叶绿素,预防黄斑部病变发生,并且避免三高、抽菸、肥胖等危险因子,但是仍应有无法预防的「年龄」因素,会使得黄斑部病变发生的机率日益提高,呼吁50岁以上即应定期至眼科做眼底的健康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保有健康视力。

黄斑部病变健康检测http://www.top1health.com/Info/19/Index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见:新竹国泰医院眼科陈莹山医师Facebook粉丝团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见:阿山哥的部落格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