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6/6 下午 04:29:41

香港腳是濕氣大惹禍,5招防中鏢!吳宛容中醫師:喝薏仁湯去濕+外洗方止癢

(關鍵字: 香港腳 , 黴菌 , 薏仁湯 , 茶飲 , 濕氣 , 足癬 , 吳宛容

夏天天氣濕熱,容易冒腳汗,甚至發出腳臭,尤其因黴菌滋生而罹患香港腳的人,可能腳趾或腳底出現水泡、角質化與腳趾間脫皮,部份患者甚至足部異味令人難以忍受。吳宛容中醫師表示,有足癬問題的患者,必需先去除濕氣,建議平日可多飲用清熱解毒的茶飲,以及食用健脾利濕的湯品,另外也要搭配外洗外敷劑,就可達到更佳療效。

香港腳不一定都是又臭又癢

香港腳主要因為皮膚感染到某種黴菌所引發,而黴菌特別容易在溼熱的環境滋生,根據統計,夏日罹患最多的就是香港腳,其實正式名稱就是足癬。當罹患香港腳時,通常會在腳趾的第四趾間,開始出現脫皮的症狀,逐漸腳底會產生水泡,患者會有癢的感覺,隨著水泡越深會越癢。但是,事實上,香港腳未必都一定都是又臭又癢。

香港腳的表現形態多元,可分水泡型、糜爛型、角質化型與脫皮型4種。前2種會搔癢無比,但角質化型與脫皮型的香港腳,幾乎完全不癢,最容易被忽略。通常容易流汗的人容易發癢(濕疹),且多有異味。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臨床曾經收治1名28歲的蔡先生,患有香港腳已有一年,是外食族,平時喜愛進食辛辣煎炸食物,每年夏季,腳氣都會加重,出現水泡、滲水、穈爛,趾縫有脫皮,偶爾還有腫痛等症狀,外用抗真菌藥膏後未癒,轉看中醫,中醫處方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內服藥,並搭配外洗7天,覆診時紅腫消失,穈爛及滲水已減少許多。

另1位25歲李小姐,足底及趾縫脫皮發紅嚴重,奇癢無比,因為腳臭汗多問題不敢跟朋友去游泳,李小姐喜飲冰涼,經常腹瀉,經中醫診治後開立健脾益氣、利濕止癢的內服藥一個月後,脫皮減輕許多。

中醫認為 「足癬」(香港腳)之類的皮膚病,雖然症狀表現在皮膚,卻與內在臟腑失衡息息相關,治「濕」是核心。
中醫認為 「足癬」(香港腳)之類的皮膚病,雖然症狀表現在皮膚,卻與內在臟腑失衡息息相關,治「濕」是核心。

體內濕氣過重,容易引發香港腳

中醫認為 「足癬」(香港腳)之類的皮膚病,雖然症狀表現在皮膚,卻與內在臟腑失衡息息相關。上面兩個案例,治「濕」是核心。兩個案例平素飲食皆無節制,喜冰涼或嗜辛辣無度,脾胃日漸損傷,當脾胃運化功能轉差,體內濕氣累積,濕性重濁,纏綿難解,久而久之轉化成為濕熱之邪醞釀體內,身體形成容易產生皮膚病的「濕熱性體質」。

中醫治療香港腳,去除「濕氣」是關鍵

中醫理論認為治療香港腳,去除「濕氣」是關鍵,病患平日可多飲用清熱解毒的茶飲,以及食用健脾利濕的湯品:

清熱解毒金銀花茶

材料:金銀花3錢、生甘草3錢。

做法:以1000c.c水煮15-20分鐘後放涼飲用,有清熱解毒抗菌的作用。

健脾利濕薏仁湯

材料:薏仁半斤、蒼朮3錢、茯苓3錢、牛膝2錢、黃柏2錢。

做法:先將中藥材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再將藥汁合薏仁同放入電鍋中煮熟即可。有健脾利溼,止癢清熱作用。

健脾利濕薏仁湯。
健脾利濕薏仁湯。

除了內服藥,也要搭配外洗外敷劑,能達到更佳療效:

足部外洗方劑

藥材: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一兩,蒼朮、黃柏各5錢。

做法:材料加2000c.c.水浸泡1小時,以小火煎20分鐘後去渣取汁,放溫熱後浸泡患足約20~30分鐘,每日1-2劑,連泡7天可改善。對水疱型或紅癢明顯時,有良好治療效果。

潮濕悶熱的日子,要保持足部乾燥、清潔,日間穿上純棉吸汗的襪子,鞋子要通風透氣,保持鞋內乾燥。
潮濕悶熱的日子,要保持足部乾燥、清潔,日間穿上純棉吸汗的襪子,鞋子要通風透氣,保持鞋內乾燥。

5招避免香港腳上身

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屬於「濕熱體質」的人,飲食及生活上也要十分注意,以下是5大要點,日常落實才能遠離香港腳的威脅:

1.飲食忌刺激:

宜避免烤炸、辣、酒、花生等都會加重濕熱證的飲食。

2.避免赤腳:

罹患香港腳多半是被傳染,所以在家要養成穿自己拖鞋的習慣。並避免赤腳踩在泥地上,到游泳池、三溫暖、溫泉等公共場所時,也要避免赤腳,以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3.保持足部乾燥:

在潮濕悶熱的日子,要保持足部乾燥、清潔,日間穿上純棉吸汗的襪子,鞋子要通風透氣,保持鞋內乾燥。洗澡時將雙腳清洗好,洗澡後要及時擦乾足部、趾縫等部位。

4.衣物分開清洗:

有香港腳的人,記得襪子與衣服應該分開清洗。

5.記得洗手:

有香港腳的人,常會習慣用手去摳腳,摳後又不洗手,容易感染手癬,所以要避免摳腳,如果有觸碰患部,也要用洗手乳或肥皂清潔乾淨;抹抗黴菌藥膏或接觸患部後務必洗手。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