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瑜醫師指出,輕中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目標是緩解局部搔癢、避免復發,過往常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然而一份跨國研究指出,採用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而引發的類固醇恐懼症,台灣位居世界第三。由於類固醇類藥物容易導致皮膚變薄或萎縮等副作用問題,讓許多病友或照顧者退避三舍,這樣的恐懼也會使病友擅自停藥或減藥,不利病情控制。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則表示,多年前醫師要為兒子開立類固醇類藥物時,雖進行了詳細衛教,但仍讓身為媽媽的她卻步,在「接受治療」與「面對副作用」之間拉扯。丁淑敏秘書長說,甚至有病友在經歷類固醇副作用後拒絕擦藥,並採用民俗療法,反而讓異位性皮膚炎失控!因此,協會致力推廣疾病衛教與用藥認知,也相當期待能有可以安心長期治療的新武器!
非類固醇藥物治療新選擇!助輕中度患者突破治療困境
要如何才能避免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呢?江伯倫醫師指出,第一步要做好「治療性衛教」,在診間落實疾病教育,提高病人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正確認知,讓病友了解如何避免刺激物和過敏原,也持續強調治療配合度對於疾病控制的幫助,病友治療順從性提高了,也能幫助改善疾病的嚴重程度。
在藥物治療的策略上,朱家瑜醫師則說明,異位性皮膚炎起因於體內免疫功能失調,以及先天皮膚屏障異常,導致患者陷入「發癢、搔抓、皮膚發炎」的惡性循環,因此,抑制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路徑,成為當前的治療趨勢。醫學研究發現,患者皮膚當中的磷酸二酯酶-4(PDE-4)若過度活化,將導致發炎物質產生,也因為這樣的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在睽違二十年後出現了新選擇。
在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在今年核准了非類固醇外用藥膏PDE-4抑制劑,可適用於年齡3個月以上的輕度及中度患者,而最新的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也指出,研究證實,經過28天治療後可改善發炎程度,也有機會讓皮疹消退,達到長期且安全治療的功能。
異位性皮膚炎從小纏身至成年,即早介入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朱家瑜醫師提醒,許多人誤以為異位性皮膚炎長大之後,會自然好轉,甚至在韓國的研究中發現,有高達六成的嬰幼兒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將持續到成年期。江伯倫醫師強調,且若未持續治療將導致症狀反覆發作,搔癢症狀將越來越嚴重,甚至誘發其他過敏疾病,像是氣喘和過敏性鼻炎,因此早期介入治療,有助於預防或延緩病情惡化。
隨著新治療武器的加入,相信可改善治療成效,因此,建議對類固醇類藥物耐受性不佳,或是擔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考量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之下,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新型非類固醇治療藥物,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