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发痒、红肿、干裂是许多有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常有的困扰,但服用、涂抹药物的方式,却只能达到些许的舒缓作用。患者不禁想问,异位性皮肤炎究竟能否透过药物治疗断根呢?皮肤科医生表示,异位性皮肤炎多是遗传性,或自体免疫疾病功能缺陷所致,患者除了用药外,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减少接触过敏原,才是减缓症状的最佳方式。
皮肤科医生赵昭明指出,造成异位性皮肤炎发生的原因,与遗传因子、先天皮肤保护功能缺陷有关,这类型的患者,免疫功能较弱,导致皮肤防护力不足,极易受到外在环境因子,例如花粉、灰尘、气温、湿度等变化的刺激,而出现搔痒、红肿等种种发炎反应。
因此,透过施以含有类组织胺、抗生素等药物、敷料的治疗方式,最多也只能达到舒缓症状的效果。若患者免疫功能未能加以调理、改善,当再次接触过敏原,皮肤搔痒等过敏症状,仍会再度发生。
食衣住行4方位 有效预防过敏症状
若想要有效控制过敏症状的发生,又该怎么做呢?赵昭明医生强调,既然无法选择自身的基因,患者应学习如何与病共存,在日常的食、衣、住、行中,尽量减少接触可能诱发症状的因子。以下为赵昭明医生针对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在日常生活,所提出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