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可以幫我打點滴嗎?】
打點滴,可以說是大部分的人都有過的經驗。但來到急診,就覺得急診醫師很奇怪,這次急診醫師跟我說要打點滴,結果下次急診醫師就跟我說不用,甚至在我主動詢問的時候還把我罵一頓...。
東方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愛打點滴的「注射大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國人一年的點滴注射數接近世界總注射次數的1/3,此外中國人一年平均要吊8瓶點滴,也遠大於世界的2.5-3.3瓶。到底,點滴對於醫師的功用是什麼?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
大部分的點滴只是營養補充品!但能吃就不用打
點滴是一種透過靜脈注射給營養的方式,醫師可能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酌量添加營養物質像是B群、鉀離子等等。不過說穿了就是些水、醣、電解質、維生素(甚至連蛋白質都沒有)。很多人會認為,點滴直接進入血液,效果更好,其實並不然,比起從嘴巴吃進去的,這樣的補充『杯水車薪』,舉例來說,一瓶急診常用的含糖補充液D5W 500cc,裡面也只有25公克的糖,全部打完也才只有100大卡的熱量,還不如直接去喝一杯珍奶700大卡來得有效率。
比起腸道吸收,吊點滴的效率差強人意,對於我而言,如果病人能吃就吃,真的是遇到不得已的情況:像是一直吐不能吃、要準備開刀、病人狀況需要精準控制輸液量、急救大量失血等等原因,這時候急診醫師才會安排點滴治療。
點滴用來做為藥物的載體
除了補充營養之外,點滴有一個很大的功用是作為藥物的載體。許多的藥物,設計的時候相當『濃縮』,如果直接打到病人血管內會因濃度太高而引發『血管炎』,這時候我們就會要用點滴為載體,先把藥物混在點滴裡面
再行給病人掛上這樣的點滴,才是有治療性的唷!
用來限制病患行動的工具
許多來急診的人,其實只是身體疲勞過度,適度的休息就會改善,而點滴的使用剛好可以限制病患的行動,給他們『充分的理由』休息,好好休息一陣,自然身體狀況也會變好!
用來給急診醫師「觀察」的工具
在急診,許多的疾病並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診斷,急診醫師放回家,又擔心病況會惡化,不放回家,好像病人留下來也沒辦法立即治療些什麼,這時候,急診醫師就會開點滴給病人用。一瓶點滴吊完大約6-8小時,剛好是急診醫師觀察許多病情的時間區間,這時候,我們也會開點滴上去給大家。讓我們用『時間』換取診斷的『空間』!
一個看似沒什麼的點滴,竟然在醫師上可以用這麼多花招,醫療真的是個充滿藝術的科學!
《人類的科學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你不覺得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