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英文atopic源自希腊文atopos,意思是「异常的疾病」。这是一种慢性湿疹反覆发作而产生的皮肤疾病。产生过敏的恶性循环主要原因有遗传、体质、家尘、灰尘、害虫、尘等过敏原,以及压力、加工食品、污染物等各式各样的原因。
过敏原一旦进入到体内,淋巴球就会进行排除,并且会接受巨噬细胞的指令,辨识异物为抗原,T细胞对B细胞发出命令,制造攻击过敏原的抗体免疫蛋白E(IgE)。
再从带有皮肤和黏膜上的IgE受体的肥胖细胞中,释放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如此在和过敏原的反覆接触中,就会使IgE体内累积超过一定的含量,因而发生过敏。
然而,过敏真正的原因是自律神经紊乱所带来的血液循环障碍。由于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管过度扩张而无法收缩,造成血液堵塞,形成瘀血。
当血液循环不良,从外界入侵的花粉和尘等异种蛋白质、化学物质就会停滞在体内。异位性皮肤炎就是身体对这些异物产生想要将其排出体外的反应。从皮肤的排出是皮肤炎,从呼吸器官排出的则是哮喘、鼻水和喷嚏。
处在运动不足、过于干净以及过度保护下的生活环境中、吃太多又甜又软的食物等,都会导致副交感神经过于占优势,这正是异位性皮肤炎形成的原因。
症状
通常在幼儿时期出现的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婴幼儿时期会在脸部和头部等部位,出现黏答答的湿疹;儿童时期会以手肘和膝盖内侧等部位为中心点,形成看起来干干的湿疹。
即会产生严重的发痒症状,也会有许多搔痒所留下来的伤疤。IgE抗体有时也会变成导致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症状接二连三发作的「过敏疾病进行曲」。
皮肤的防御机能若降低,会产生传染性脓痂疹、传染性软疣、单纯性疹等皮肤的感染症和眼睛周围的湿疹,经过又抠又抓的刺激,也可能会造成视网膜剥离和白内障。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因为缺乏引起发疹和炎症反应的体力,所以几乎没有老年人的异位性皮肤炎。
治疗法
西医会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做处方药。类固醇药物并不是治本的药剂,它只是一种抑制症状的药物。即使能暂时止住症状,但很快又会再次出现,若再继续使用下去,症状还是会反覆出现。如此重复下去,最终只会使病情恶化而已。
类固醇是副肾皮质素荷尔蒙,但是药物的类固醇药物是从胆固醇合成而来,频繁地涂抹,会使胆固醇沉淀于皮肤上,和皮肤氧化。一旦皮肤氧化变质之后,类固醇药物就不大能排泄出来,进而会累积在皮肤里面。
类固醇药物的副作用是皮肤会萎缩变薄,血管壁会变得脆弱,免疫力也会被抑制。此外,还会产生肥胖、月亮脸、致癌作用、失眠、白内障与青光眼、大腿骨坏死、类固醇溃疡、骨髓的成长受阻碍、促进老化、容易引发感染症等副作用。怀孕期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类固醇会使交感神经紧张,长期使用的成人病患,会产生强烈的交感神经紧张状态,结果会使得副交感神经掌管的身体排泄器官机能下降,导致疾病难以治愈。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能改善血液循环,使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能排出体外。皮肤长出斑疹,是身体本身清除滞留体内毒素的反应。因复发作用而产生的红肿皮肤和黄色脓液,是为了让氧化变质的胆固醇能够顺利排出体外的好转反应。
总而言之,就是要停止用药,并且使身体温热,促进排泄作用。复发作用一定会出现,在复发期间,颗粒球会增加,而且皮肤会恶化。一旦稳定之后,淋巴球就会增加。只要能够安然度过复发作用的时期,症状就会改善,白血球也能重新恢复平衡。
除了改善饮食,当然还要积极地搭配使用干布摩擦、运动、指头按摩、半身浴和积极地排汗。天气很冷的时候,煮饭时可在糙米内加入一匙寒天粉一起煮,可以使身体变暖,并且促进排尿。
虽然有些人觉得这里介绍的治疗过程太过简单,不认为这样能治愈,往往一开始都无法完全配合。但是真正采用这种治疗方式而痊愈的人,都很推荐这种方式。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人体免疫抗病医学书:打破伪常识,启动防疫自救力》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