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英文atopic源自希臘文atopos,意思是「異常的疾病」。這是一種慢性濕疹反覆發作而產生的皮膚疾病。產生過敏的惡性循環主要原因有遺傳、體質、家塵、灰塵、害蟲、塵等過敏原,以及壓力、加工食品、汙染物等各式各樣的原因。
過敏原一旦進入到體內,淋巴球就會進行排除,並且會接受巨噬細胞的指令,辨識異物為抗原,T細胞對B細胞發出命令,製造攻擊過敏原的抗體免疫蛋白E(IgE)。
再從帶有皮膚和黏膜上的IgE受體的肥胖細胞中,釋放出組織胺等化學物質。如此在和過敏原的反覆接觸中,就會使IgE體內累積超過一定的含量,因而發生過敏。
然而,過敏真正的原因是自律神經紊亂所帶來的血液循環障礙。由於副交感神經占優勢,血管過度擴張而無法收縮,造成血液堵塞,形成瘀血。
當血液循環不良,從外界入侵的花粉和塵等異種蛋白質、化學物質就會停滯在體內。異位性皮膚炎就是身體對這些異物產生想要將其排出體外的反應。從皮膚的排出是皮膚炎,從呼吸器官排出的則是哮喘、鼻水和噴嚏。
處在運動不足、過於乾淨以及過度保護下的生活環境中、吃太多又甜又軟的食物等,都會導致副交感神經過於占優勢,這正是異位性皮膚炎形成的原因。
症狀
通常在幼兒時期出現的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變化。嬰幼兒時期會在臉部和頭部等部位,出現黏答答的濕疹;兒童時期會以手肘和膝蓋內側等部位為中心點,形成看起來乾乾的濕疹。
即會產生嚴重的發癢症狀,也會有許多搔癢所留下來的傷疤。IgE抗體有時也會變成導致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接二連三發作的「過敏疾病進行曲」。
皮膚的防禦機能若降低,會產生傳染性膿痂疹、傳染性軟疣、單純性疹等皮膚的感染症和眼睛周圍的濕疹,經過又摳又抓的刺激,也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和白內障。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因為缺乏引起發疹和炎症反應的體力,所以幾乎沒有老年人的異位性皮膚炎。
治療法
西醫會使用類固醇藥物來做處方藥。類固醇藥物並不是治本的藥劑,它只是一種抑制症狀的藥物。即使能暫時止住症狀,但很快又會再次出現,若再繼續使用下去,症狀還是會反覆出現。如此重複下去,最終只會使病情惡化而已。
類固醇是副腎皮質素荷爾蒙,但是藥物的類固醇藥物是從膽固醇合成而來,頻繁地塗抹,會使膽固醇沉澱於皮膚上,和皮膚氧化。一旦皮膚氧化變質之後,類固醇藥物就不大能排泄出來,進而會累積在皮膚裡面。
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是皮膚會萎縮變薄,血管壁會變得脆弱,免疫力也會被抑制。此外,還會產生肥胖、月亮臉、致癌作用、失眠、白內障與青光眼、大腿骨壞死、類固醇潰瘍、骨髓的成長受阻礙、促進老化、容易引發感染症等副作用。懷孕期長期服用,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類固醇會使交感神經緊張,長期使用的成人病患,會產生強烈的交感神經緊張狀態,結果會使得副交感神經掌管的身體排泄器官機能下降,導致疾病難以治癒。
其實最重要的是要能改善血液循環,使誘發過敏反應的物質能排出體外。皮膚長出斑疹,是身體本身清除滯留體內毒素的反應。因復發作用而產生的紅腫皮膚和黃色膿液,是為了讓氧化變質的膽固醇能夠順利排出體外的好轉反應。
總而言之,就是要停止用藥,並且使身體溫熱,促進排泄作用。復發作用一定會出現,在復發期間,顆粒球會增加,而且皮膚會惡化。一旦穩定之後,淋巴球就會增加。只要能夠安然度過復發作用的時期,症狀就會改善,白血球也能重新恢復平衡。
除了改善飲食,當然還要積極地搭配使用乾布摩擦、運動、指頭按摩、半身浴和積極地排汗。天氣很冷的時候,煮飯時可在糙米內加入一匙寒天粉一起煮,可以使身體變暖,並且促進排尿。
雖然有些人覺得這裡介紹的治療過程太過簡單,不認為這樣能治癒,往往一開始都無法完全配合。但是真正採用這種治療方式而痊癒的人,都很推薦這種方式。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人體免疫抗病醫學書:打破偽常識,啟動防疫自救力》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