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台湾民众因接受中医“追毒拔脓”法治腰痛之后,出现患处红肿难耐,疑似流脓的症状,于是状告中医。究竟其采用的先刮痧再贴药膏的“追毒拔脓”法,是否为中医的治疗手法?此疗法真的有助改善腰痛吗?而出现红肿、流脓的症状是否“正常合理”?
刮痧再贴药膏助“追毒排脓”?医:为中医传统伤科外敷疗法
台湾台北市中医公会常务理事陈朝龙医生表示,中医疗法博大精深,除了基本的五脏六腑、阴阳五行原理外,在数千年的演化下,自然也出现许多不同门派与多元的治疗方式!而以近日引发民众热议的新闻事件中提到的先刮痧再贴药膏的治疗方式来说,就是中医传统的伤科外敷疗法之一。
事实上,临床上,只要非内服汤剂、药膳食疗、药粉、药锭,而是作用于人体皮表的治疗方式,包括临床常见的针灸、艾炙、刮痧、放血、拔罐;乃至于上述提到的贴药布皆属于中医外敷法的范畴,都是透过外在刺激,帮助改善不适的方法。
*中医“追毒拔脓”法缓腰痛?中医西方角度这样看! *
至于透过先刮痧再贴药膏,是否真有助改善筋骨酸痛等不适问题?随着膏药流出的液体真的是脓吗?对此,陈朝龙医生指出,上述步骤为中医传统的伤科治疗方法之一;其手法为医生先以棉花沾药洗或药水于脊椎两侧涂抹,然后将患部刮出痧、稍微破皮后,再敷上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借此达到排除体内湿气、瘀血的功效。
而此手法之所以被认为有“追毒拔脓”的作用,则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与人体饱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入侵有关,又可称之为“邪毒”,所以才有“追毒拔脓”的说法。
不过,值得注意是,患者患处流出的液体应为细胞间的组织间液,与西医认知中因细菌感染产生的脓包并不同。而患者之所以于用药后容易会有灼热、刺痛感,则与皮肤破皮后,本就会变得较敏感、刺激,而涂抹于上的药品又有加速其作用产生有关。
除了以中医观点来讨论外,陈朝龙也中医强调,若以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不妨将此一刮痧再贴药膏的步骤,视为西方外科“清创”步骤的另一操作手法。前者的中医手法是以刮痧来轻度破坏患处周遭皮肤组织,后敷以有加速气血循环药效的贴布,来加速肌腱、韧带、软骨等软组织的再生、代谢力;借此通筋活络,达到“通则不痛”的舒缓作用。后者则是希望透过清除皮肤受损部位,来加速、促进周遭组织重生。
妥善做好事前沟通!即时反应问题,皆有助疗程顺利进行
因此,只要使用、操作得宜,刮痧再贴药膏的外敷治疗方法,确实对腰痛、椎间盘突出、骨刺等筋骨问题有一定的舒缓作用!不过,陈朝龙中医也提醒,如果民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皮肤出现医生叮咛外的红肿、过敏,甚至起水泡等反应。或是,因外敷药药效太强,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应尽速回诊,寻求医生的治疗与诊断、理清原因,加以排除,较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民众在决定使用此类疗法前,仍应先进行相关影像、理学检查,确认病因,并与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讨论。事先了解疗程期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情形,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恐慌心理,让民众在治疗期间更放心,也能避免疗程因此中断而影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