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术治疗骨样性骨瘤 减少伤口和骨头破坏
台湾亚洲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肿瘤及关节重建科主任王大翊表示,女学生的“骨样性骨瘤”位于左大腿股骨干,由于肿瘤核心十分微小,在考量缩小手术伤口的前提下,建议采用新式手术,先透过断层扫描导引,再以钢钉定位,精准找出“肿瘤核心”病灶后予以挖除。一来降低骨头破坏程度,二来也缩减手术伤口,提升愈后照护能力。而患者的手术相当顺利,手术隔天即出院。
骨样性骨瘤好发于年轻人 夜间深层酸痛是警讯
王大翊医生指出,骨样性骨瘤占所有骨肿瘤发生率4%,约良性骨肿瘤的10%,好发对象以10岁至30岁年轻人居多,其中又以男生大于女生,一般会出现患部深层酸痛的症状,尤其夜间更是发作高峰期,而患者平均要疼痛1至3年才会被确诊,严重影响生活作息。
一般来说,孩子在青春期期间出现莫名疼痛,有时会与姿势不良有关,或者是处于成长痛阶段,经调整生活习惯及正确姿势应可改善。但是,医生提醒,若长期疼痛,就应到医院仔细谨慎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才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