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爸爸媽媽們一定很常聽到「認知」這個詞,在孩童發展歷程中,認知能力和智商經常相提並論,雖然兩者是有差異的,但也就可以知道其重要性。到底什麼是「認知」呢?什麼叫做認知能力好、什麼叫做不好?在日常生活中,又要怎麼幫孩子加強?這些就是我們今天主要要來探討的。
什麼是認知?
簡單的說,認知就是指我們思考、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認知能力就是在幫助孩子學習新事物:解決問題、累積經驗、形成概念、概念類化應用至不同的情境當中(舉一反三)。這中間運用到的能力,都可以稱為認知能力。
所以認知其實包含了很多事,但到底應該如何訓練呢?以下統整三大重要方向,並且提供一些練習的小訣竅,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隨時帶孩子練習。
1. 分類訓練
也就是將一樣的東西放一起,不一樣的東西分開。小的時候比較常接觸「具體事務」的分類,而隨著年齡增長,會接觸愈來愈抽象的「概念」分類。尤其在學習上,分類的訊息處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不會運用這項能力,往往會讓學習變成硬背。
孩子日常如何練?
幫忙收洗好的衣服時,衣服放一堆、褲子放一堆、襪子放一堆。
超市買東西時:練習「類別」的概念,蘋果、香蕉、芭樂都在「水果區」,餅乾、糖果、果凍都在「零食區」。
放蠟筆時,一樣的顏色放一起,做顏色分類。
收玩具,可以用分類的方式收,例如交通工具或動物,可以分成陸海空,在路上跑的放一個盒子、天上飛的放一個盒子、水裡游的放一個盒子。
2. 記憶訓練
記憶力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讓我們能快速提取過去的經驗或學到的知識,以期在學習或日常生活中有更好的應變能力。記憶訓練,建議先從少量開始,一開始2-3樣就好,之後再慢慢增加數量。
孩子日常如何練?
記事小幫手:請孩子幫忙記住三件物品,例如出門要帶的、去超商要買的、搭乘捷運的起訖站名及轉運站名。
心法與技巧:教孩子記憶的方法,利用諧音、圖像、想像……等。諧音:記買東西,雞蛋+牛奶+養樂多=雞牛羊。
圖像:記哪一站下車,看一下或想一下捷運圖,那一站在哪裡(視覺)。
想像:出門要帶「外套、鑰匙、玩具車」,想一下東西放哪,然後心理連線。
*溫馨提醒:記憶訓練並不是要訓練孩子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是讓孩子熟練「記憶的方法」,應用比硬背重要。
3. 排序訓練
即按照某種特定規則或順序來排列順序,除了常見的人/物排序,時間規劃或行程安排(乃至於生涯規劃)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排序,不妨從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慢慢引導。
孩子日常如何練?
具體的排列(可以看到的):大→小;多→少;高→矮
抽象的排列:
活動安排、時間安排,例如和孩子一同討論假日的早午晚時間安排。
練習路徑規劃,例如出門前計畫好路徑,先去超商買點心,再去學校接哥哥放學,接著去公園玩和吃點心,最後回家。
以上整理了認知的三大面向,以及如何把這些練習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其實都是生活上本來就會做的事,當爸爸媽媽有了這些概念,生活中就可以多一點點巧思和引導,孩子便寧在無形中練得更多,累積的經驗和感受將有助於他們的認知能力成長。
透過這些簡單的日常練習,孩子可以在遊戲中學習,無壓力地提升認知能力,並將其應用於更廣泛的學習和問題解決中。所以爸爸媽媽們,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和孩子一起享受有趣的學習旅程吧!
↓ 想了解更多,請觀看思比的影音解說:培養孩子認知能力,超實用3招日常隨時練|思比語言治療所
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思比語言治療所】,預約語言治療師進一步協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