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扩散效应大 家务事勿过度曝光
除此之外,防抢推动联盟也呼吁媒体自律,不要进行高密度的「离婚抢子」报导,以免加重当事人关系的撕裂,社会出现模仿效应,夫妻在镜头前抢夺孩子监护权的案件层出不穷。民众更应该拒绝此类新闻报导或节目。
保护未成年子女 儿少法从严认定
卫生福利部保护服务司司长张秀鸳则表示,针对近来频传的「名人抢子」新闻,将于10月15日广邀各县市政府相关单位、学者和专家共同讨论,建立一个「通案」的处理方式,要求地方政府落实监督,避免引发模仿效应,对被父母抢夺的未成年子女有保护不足的现象。
依据《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第49条第17款规定,「任何人」不得对儿童和少年有犯罪或不正当行为;同法第69条第3项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于媒体、资讯或以其他公示方式揭露儿童及少年的姓名或其他足以「识别身分」之资讯。此识别身份的资讯认定从严,只要可能推测到孩子真实身份就算。
张秀鸳指出,家长若在关系处理过程中,在媒体、网路、部落格等公开管道曝光可能侵犯孩子隐私的情事,都可能触法,需依情节轻重予以亲职教育、罚锾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