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針最令人頭痛的就是孩子不停哭鬧,而且隨便身亂動,只見七手八腳怎麼抓都抓不住,弄得在場的家長與護理人員一頭大汗,既耗時又沒有效率。其實,透過「無尾熊固定法」,即可以讓護理人員在安全的情況下,準確又有效率的為孩子進行注射,也減少孩子被折騰的時間。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指出,所謂「無尾熊固定法」,是在注射時,請家長協助固定寶寶,以注射寶寶左大腿為例,需讓寶寶臀部坐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利用兩大腿夾住寶寶的雙腳,固定其膝關節,再將寶寶的右手以媽媽的左手腋下夾住,使其右手被固定住,媽媽再以左手將寶寶的左手臂固定,即可供醫護人員施打。
預防接種是幼兒保健項目中重要部份,小孩子從出生到3歲之前,公費的疫苗共有13劑,再加上每年的流感疫苗、自費輪狀病毒、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到3歲前共有多達23-25劑疫苗。
但有家長會擔心寶寶打完疫苗的反應而不知所措。接種後可能常見的反應為發燒、局部腫痛、哭鬧或不安,通常是短暫的,會在數日內恢復,勿揉或搔抓注射部位。
【施打疫苗注意要點】
1.盡量避開有神經及血管的部位,通常嬰幼兒會建議打在大腿外側的股外側肌。
2.注射方式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活性減毒疫苗一般以皮下注射會有較好的免疫效果,像是麻疹、水痘、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等,都是採用此方式。
3.不活化疫苗如:B型肝炎疫苗、五合一疫苗、流感疫苗、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因顧慮其局部腫痛及炎症反應,必須採肌肉注射;卡介苗建議以皮內注射。
4.注射疫苗後常見會出現的症狀包括發紅、腫痛、硬塊、發燒,在少部分的孩童身上,大腿或上臂的腫脹甚至可以長達4天,但這些反應都是可以自癒。
5.當出現發紅、腫痛時,在注射後兩天內可冰敷,兩天後若仍有腫痛則可熱敷按摩,若有必要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止痛藥緩解疼痛。
6.因疫苗引起的發燒通常溫度不會太高(38度多,低於39度),時間不會太久(不超過24小時),若超過38度半時可給予退燒藥,緩解因發燒造成的不適,但如果發燒症狀持續,且服用退燒藥後仍有發燒,建議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