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11/18 上午 10:06:59

揭开慢性骨盆疼痛的元凶!认识提肛肌筋膜炎

(关键字: 子宫肌瘤 , 切除子宫 , 骨盆腔发炎 , 骨盆疼痛 , 金宏谚

慢性骨盆疼痛(下腹痛)是近年来相当困扰妇女的疾病!根据统计,有十分之一的子宫切除患者是因为慢性的骨盆疼痛所引起。一般民众对骨盆疼痛的病因多半认为是子宫肌瘤或骨盆腔发炎,但可悲的是有许多的病患当切除子宫后,骨盆疼痛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以往傳統的觀念,只要女性下腹痛,多半認為與子宮和卵巢有關,殊不知背後的元凶才是位於骨盆深部的提肛肌。
以往传统的观念,只要女性下腹痛,多半认为与子宫和卵巢有关,殊不知背后的元凶才是位于骨盆深部的提肛肌。

随着妇女泌尿医学的发展,「骨盆底肌肉筋膜炎」逐渐出现在报章杂志上。但很多民众对这种疼痛仍是陌生的。说的直白些,「骨盆底肌肉筋膜炎」就是提肛肌肌肉筋膜炎。这种肌肉发炎与引起脖子僵硬、肩膀酸痛的「肩颈肌肉筋膜发炎」相同。以往传统的观念,只要女性下腹痛,多半认为与子宫和卵巢有关,殊不知背后的元凶才是位于骨盆深部的提肛肌。

举例说明:子宫卵巢是山谷的位置,那么骨盆提肛肌的位置就从山谷到山腰这一片山坡地。从腹部看,耻骨正上方的位置是子宫卵巢,而腹股沟下方的位置就是提肛肌所在。当提肛肌肌肉疼痛时,病人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下腹部或骨盆区域疼痛!由于疼痛是从内部辐射出来,常让病人摸不到痛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除了下腹部或腹股沟区域的闷痛外,这种痛还可能转移到大腿股骨、大腿内侧、外阴部、后背尾椎等区域。所以常常让病人奔波在骨科、神经外科和复健科,却徒劳无功。

北醫附設醫院婦科主任 金宏諺。(圖片提供/北醫附設醫院)
北医附设医院妇科主任 金宏谚。(图片提供/北医附设医院)

如前所述,在以往常被误判为骨盆腔发炎的所引起的痛,吃了一大堆抗生素,但是骨盆发炎就是不会好,因为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减缓肌肉疼痛,这也让许多病人一直徘回在妇产科门诊仍无法改善。

由于提肛肌对排尿功能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当提肛肌筋膜发炎时,除了造成骨盆痛外,也会引起许多小便问题。例如:频尿(病人总觉得一直想小便)、残尿感(一直有小便解不干净的感觉)、下坠感(阴道口有东西掉出来的感觉)、尿道酸痛感、胀尿时下腹酸痛等等…。这些临床症和膀胱尿道炎、膀胱过动症和间质性膀胱炎类似,无法用抗生素、膀胱放松剂和膀胱玻尿酸来缓解提肛肌筋膜的酸痛,所以病人常被当成是膀胱疾病治疗了老半天却无效。

「提肛肌筋膜炎」的麻烦还不仅于此。由于不容易找到源头或被误诊为其他膀胱疾病,长时间的疼痛造成病人的焦虑、忧郁和失眠。根据统计,超过半年以上的疼痛或泌尿道的症状,容易引起病人的身心问题。而焦虑、忧郁等精神的紧张又加重了疼痛和一些小便症状的感觉。常让医师分不清到底是疼痛造成了身心的问题,还是身心问题放大了疼痛。在门诊中看到许多病人深陷在这些疾病的痛苦中,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所以「提肛肌筋膜炎」的治疗除了妇女泌尿专科的特别处置外,我们也需要身心科医师的帮忙。

藉此特刊揭开「提肛肌筋膜炎」神秘的面纱,希望让许多求助无门的慢性骨盆疼痛病患,能正确的找出病因的元凶,进而对症状做有效的治疗!

本文提供/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 2022年03月健康报

作者/北医附设医院妇科主任 金宏谚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