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满45岁后,每两年可接受一次由国健署补助的乳房摄影,进行乳癌筛检,但这不代表45岁后才有罹癌的风险!事实上,从数位知名人士不到40岁因乳癌去世的个案来看,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乳癌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实乳癌是少数能够透过筛检早期发现的癌症之一,医师建议,30岁左右即可开始安排定期追踪检查。
乳癌,高居妇女癌症发生率第一名,根据卫福部统计,「每36分钟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对女性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威胁,不言可喻。
乳癌年轻化隐然成形
2022年年初,歌手朱俐静自诉已抗癌两年,不幸在7月病逝,享年40岁;同年的3月初,艺人朱芯仪于36岁生日当天,在YouTube发布影片表示,因乳房异状而就医,发现罹患乳癌第二到第三期,完成6次化疗后,在5月进行乳房切除手术。从年纪来看,这两位确诊乳癌的年纪都不到40岁。
其实因罹患乳癌且不到40岁即过世的知名人士大有人在,例如:嗓音独特的歌手阿桑、台语歌手林晏如、演唱《甄环传》主题曲的歌手姚贝娜等。禾馨民权妇幼诊所乳医中心副院长洪硕徽指出,「随着国人饮食西化程度日益提高,环境荷尔蒙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让年轻人的乳癌发生率确实有增加的趋势」。
他强调,「虽然国健署提供的乳癌筛检年龄从45岁开始(若有家族史,则自40岁起),每两年进行一次乳房X光摄影检查。但有四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是小于45岁的。建议女性自30岁左右,就应为自己订立定期追踪检查计画」。
打造个人乳房检查计画
洪硕徽医师表示,「乳癌发现时间或早或晚,预后差异性很大,发现早,治疗方式较简单,治疗效果也较好,反之,不仅治疗不易且效果有限。根据统计,零期发现的存活率将近100%,第一、二期降为80%」。
他表示,「有些患者是在公司的健康检查中发现乳房异常,而转诊至乳房外科接受进一步检查。也有碰过年仅10岁的女童,乳房出现5公分大小的肿瘤而来就医。说明女性发生乳房肿瘤的年纪其实没个准,建议大家应评估自身年龄与状况,订立属于个人的乳房检查计画,越早开始越好」。
洪硕徽医师提供以下建议:
.有乳癌家族史,至少自30岁起开始受检;察觉有肿块时,立即进行检查。
.满30岁无家族史、备孕期与妊娠10周,可开始定期检查。至于多久追踪一次,可遵循医嘱。
至于检查方式,满45岁或40岁有家族史,每两年应接受一次乳房X光摄影检查,并听从专科医师的建议,接受下一步的检查与治疗。年龄在40岁以下、有怀孕或哺乳之妇女,则以超音波为第一线检查方式。
洪硕徽医师补充,乳房检查可分为自我检查与仪器检查,「自我检查的效能低,因腺体本身是凹凸的,一般人很难摸出是硬块或脂肪。即使是专业医师,凭手感触摸乳房肿块,有时也存在极限。经统计,肿瘤要被摸到,大约要两公分大小,而两公分的肿瘤已经不是早期症状了,最好还是仰赖仪器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文/李蔼芬
采访谘询/禾馨民权妇幼诊所乳医中心副院长洪硕徽
原文刊载于2023年02月号《妈妈宝宝》432期。
原文连结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