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3/10 下午 05:14:00

揪出罕见肺癌新利器!次世代定序助找到突变基因,标靶药精准治疗助延命

(关键字: 肺癌 , 戴嘉言 , 次世代定序 , 突变基因

肺癌高居国内癌症死亡率榜首,每年夺走近万条宝贵的性命,已成为台湾新国病。在肺癌诊断后,能精确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是患者能活得久也活得好的关键;目前次世代定序是鉴别肺癌突变基因有新利器,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标靶药物进行精准治疗。

1名七旬黄姓阿伯去年7月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意外检出罹患罕见肺癌,及时接受相关检查及标靶药物治疗,一个月后肿瘤即明显缩小,至今病情持续稳定控制,庆幸疫苗救了他一命。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副院长戴嘉言表示,据卫生福利部109年国人死因统计,肺癌再度蝉联癌症致死之冠,更有高达2成的癌友因肺癌死亡,肺癌对国人生命的威胁不容小觑,所幸约有8成肺癌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透过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致病根源,接续对应药物治疗,晚期患者延长存活期已非遥不可及。

高医导入「次世代定序」技术,并发展精准治疗

戴嘉言副院长指出,高医是南台湾的医学重镇,为了接轨国际肺癌治疗新趋势,已导入「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简称NGS)」技术,并发展精准治疗,提供肺癌患者最积极的医疗服务;同时整合胸腔内外科、放射科、营养师、护理师及心理师等跨科别专科,成立肺癌治疗团队,全面评估患者的癌症分期、生理机能以及生活背景等,为患者量身打造完善的个人化疗程。

肺癌已进入精准治疗世代,标靶药物有望延长患者存活期,高医内科部长暨胸腔内科主任许超群表示,所谓「标靶治疗」就是针对癌症的病源进行精准控制,而基因检测正是找出肺癌元凶的关键。一般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又以肺腺癌最多,目前肺腺癌的标靶药物不断研发上市,给病患更多的续命希望。高医现有多种通过卫福部药物食品管理署适应症的标靶药物可供临床治疗之选择。

肺癌标靶药物不断推陈出新,癌友勿轻易放弃治疗

「肺癌基因型类别多,透过『次世代定序』检查找出致病根源,可帮助患者掌握黄金治疗期」,委托高医经营的高雄市立大同医院洪仁宇副院长表示,肺癌标靶药物问世后,药物不断推陈出新,如ALK基因型肺癌已有多元标靶药物可用,即便出现抗药性仍有其他药物接续使用,医师也可依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度调整处方,癌友不一定要忍受严重副作用,可与医师讨论疗程,以利维持治疗期间的生活品质,勿轻易放弃治疗。

70几岁的黄姓阿伯,有40多年的吸龄及三高病史,打完疫苗后常感疲倦、无力而求医,X光检出肺积水及鸡蛋般大的肿瘤,切片诊断为肺腺癌,在常规的基因检测均呈现阴性下,先接受传统化学治疗,疗效并不显着,之后接受「次世代定序」检查,发现其肺腺癌带有罕见的基因突变。大型临床试验显示,带有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对传统化疗的反应较差,且恶化速度较快,平均只能多活几个月,但如果使用标靶药物, 则存活时间可能翻倍。阿伯及时接受双标靶药物治疗,一个月后肿瘤就明显缩小如乒乓球,目前病情稳定,定期追踪中。

「还好父亲有去打疫苗,不然还不知罹患肺癌。」本身是医检师的阿伯女儿说,次世代定序检查及标靶药物治疗,让父亲绝处逢生,现在恢复良好,常骑脚踏车上市场采买,煮一桌好菜,让全家尝到幸福滋味。

另1名七旬妇人15年前确诊肺癌,接受过130多次的传统化疗及标靶药物治疗,期间历经丧亲之痛,以及疾病的折磨,但为了子女她努力抗癌,配合医嘱服药,并藉由改变饮食及作息,让自己身心保持最佳的状态,看不出是位第四期的肺癌病人。她很感谢和医师讨论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疗程,保有原来的生活品质。

亚洲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EGFR型,约占肺腺癌50到60%

高医肺癌团队召集人胸腔内科杨志仁医师表示,大部分肺癌病人都有一种特别的驱动基因,若能针对驱动基因做治疗,往往可得到很好的效果。亚洲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EGFR型,约占肺腺癌50到60%;其次是ALK型,约占6%;另ROS-1型约占1%,这三种驱动基因造成的肺癌标靶药物,健保都有给付,且治疗效果不错。

另有些罕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如B-raf V600E、Met exon14 skipping、RET fusion、KRAS-G12C、NTRK等,不容易以传统方法检测,需做NGS才能鉴定,这些罕见突变的标靶药物疗效都不错。杨志仁医师强调,每个肺癌治疗方式可能不一样,需仔细评估检测,若被诊断为第三或第四期肺癌切莫慌张,和医师合作找寻最适当的治疗,也可选择参加最新抗癌药物的临床试验,仍能摆脱肺癌阴影,夺回生命主导权。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起舉辦罕見肺癌衛教展覽,提醒高危險群提早檢查、治療。圖左起高醫肺癌團隊召集人胸腔內科楊志仁醫師、內科部長許超群醫師、副院長戴嘉言醫師及大同醫院副院長洪仁宇醫師。(圖片提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高医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今起举办罕见肺癌卫教展览,提醒高危险群提早检查、治疗。图左起高医肺癌团队召集人胸腔内科杨志仁医师、内科部长许超群医师、副院长戴嘉言医师及大同医院副院长洪仁宇医师。(图片提供/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
因打疫苗意外發現肺癌的黃先生,在女兒陪同下分享抗癌心路歷程。(圖片提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因打疫苗意外发现肺癌的黄先生,在女儿陪同下分享抗癌心路历程。(图片提供/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