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名50多岁的董娘,除了偶尔交际应酬,平日作息正常,且每半年做一次高阶健康检查如MRI(核磁共振),但却因肿瘤太小或检查位置有死角,无法及早发现肠道肿瘤,某日因右部腰痛就医,经超音波和大肠镜等检查才发现肝肿瘤,且大肠癌已末期。
除了选对检查方式,糠荣诚医生也提醒,检查前务必确认检查范围是“全肠道”,也就是包括直肠、结肠和盲肠的全部检查。传统乙状结肠镜检从肛门口进入,仅检查到肛门以上60公分处,忽略其他大肠部位的检查,若按此检查原则,等于筛检工作只做一半,容易错失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时机。
血便≠肠癌!先观察血色和粪便状态
另一方面,观察排便状态也是早日发现大肠直肠癌的方式之一。医生表示,若发现有大便习惯改变且持续1至2个月、体重莫名下降、食欲不振、长期腹痛等现象,就要提高警觉,赶快就医。
特别的是,若发现肛门排血,需进一步辨别,如果血色鲜红,像皮肤被割到一样,通常是痔疮的问题;若血色暗红、大便中掺杂血丝、粪便外围带有黏膜感,且经常有残便感,想大便却只排出一点点,几乎可确定是大肠直肠癌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