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肾脏病的盛行率持续攀升,已突破12%,相当于每8个人就有1人肾脏病,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肾脏病病患到了很严重,甚至要洗肾了才发现有肾脏病。肾脏病的风险因子不只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医师提醒,造成肾脏病还有3大危险因子!究竟应该如何早提防肾脏病,避免肾功能受损?快来看看以下4篇好文章。
1.肾脏病揪凶手不只三高,还有3大危险因子!「这1招」保护肾脏健康
卫福部彰化医院肾脏科主任蔡旻睿说,肾脏太有「冻头」了,很多临床个案显示,明明肾功能已经很差了,身体却没有任何感觉,这要靠定期筛检,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最好可以定期筛检,至少国健署提供的免费健检一定要定期去做。
而与肾脏病有关的风险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菸及不当药物使用,尤其三高是最主要的原因,为了确保肾脏健康,定期筛检是最重要的关键。
👉详细阅读:肾脏病揪凶手不只三高,还有3大危险因子!「这1招」保护肾脏健康
2.每8人有1人肾脏病变!高风险族防中镖!肾脏永续健康新观念
台湾肾脏病的盛行率持续攀升、已突破12%,相当于每8位成人就有1人发生肾脏病变。尽管台湾肾脏病盛行率高,却有9成民众认知感不足,特别是8大高风险族群更需注意。
每年3月的世界肾脏日已迈入第18年,近年国际开始思考如何融入永续思维,自联合国提出永续发展目标后,台湾肾脏医学会首提「肾脏永续健康」的全新主张,指出完善肾脏病照护不仅有助于个人健康,也能降低社会负担、减少环境资源浪费。
👉详细阅读:每8人有1人肾脏病变!8大高风险族防中镖!肾脏永续健康新观念
3.肾脏淹水了吗?不明原因肾水肿,小心泌尿上皮癌找上门
在健康检查中,常常会出现肾水肿这个诊断。肾水肿(Hydronephrosis)正确来说应该是“肾盂扩大”。肾脏的功能是制造尿液,经过肾脏内如同树枝般分布的集尿系统将尿液收集到肾盂,再经过输尿管输送至膀胱,最后排出体外,因此肾盂扩大代表的是尿液排除不顺畅,导致尿液堆积在肾盂,如同灌水球般将肾盂撑开,才会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肾水肿。
👉详细阅读:肾脏淹水了吗?不明原因肾水肿,小心泌尿上皮癌找上门
4.慢性肾脏病揪凶手,这2种要特别小心!早提防避免肾功能受损
肾脏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并调节身体的电解质及维持酸硷平衡。当肾脏功能损伤、结构异常或功能下降,持续3个月以上,就称之为慢性肾脏病。疾病早期可能不会立即引起症状,但是随着病程进展,可能会导致血中废物及身体水分的累积,引起多种健康问题。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和尿液检查。可藉由血清肌酸酐估算肾丝球过滤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是衡量肾脏过滤功能的重要指标,若eGFR低于60 mL/min/1.73 m2则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受损。尿液中的蛋白质(Proteinuria)则反映肾脏结构的状态,蛋白尿的存在通常意味着肾脏结构的异常或伤害。当持续3个月以上之eGFR过低或蛋白尿存在,就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