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11/19 上午 10:55:04

晚期肾癌药物纳健保 逆转肾癌新希望

(关键字: 肾脏癌 , 肾癌

罹癌对于许多人而言就像是遭逢身体的叛变,除了疾病带来的不适,更令人气馁的是,有的叛变来的无声无息,看不出明显迹象、无法预料,肾脏癌即是如此。因疾病初期发展缓慢,不少人等到出现血尿、腹部肿块和腰酸背痛等情形,被确诊为肾脏癌时,才发现已是中晚期,且可能已发生转移,因此「肾脏癌」又被称为诡谲难测的「沉默杀手」。

肾脏癌好发年龄为40至70岁,其中男与女比例是1.5比1,也偶会发生在幼年及年轻人。专精于泌尿肿瘤的台大癌医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部吕育全医师表示,基本上肾脏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术后发现是第三期以上或是有淋巴结转移,或是一开始就有远端转移(如肝、肺、骨头等),就会加入药物治疗来控制疾病。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癌医中心医院

「新一代多重标靶药」延长总生存期 点燃病患新希望

这几年晚期肾癌的治疗药物发展快速,一直有新的治疗选项加入,让治疗肾细胞癌的医师和病患在先前的治疗无效后,仍然有接续的武器对抗癌症。例如目前最新一代的多重标靶药物,就是被发现在第一线药物治疗恶化后能够接手,继续强势压制肿瘤。而且这个药物原本需自费,一年近200万元的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却步;所幸目前也已经得到健保给付,让病患重燃希望。

吕育全医师指出,「新一代多重标靶药」相较原本标准第二线治疗有更多比例患者之肿瘤体积缩小,延长晚期肾癌病患近一倍的无恶化存活期,总生存期也显着提升,是一个更新、且更有效的药物。在欧洲和美国的癌症治疗指引中,也因为该药证实具有相当的疗效而将之列入标准治疗中。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腫瘤外科部呂育全醫師指出:「遵從醫囑、不輕言放棄,回歸生命的正軌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台大癌医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部吕育全医师指出:「遵从医嘱、不轻言放弃,回归生命的正轨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肿瘤缩小3至4成 疗效有目共睹

吕育全医师曾治疗一位60多岁的晚期肾癌病患,其在外院术后便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之后来到吕医师诊间就诊,开始使用第一线标靶药物治疗,一开始肿瘤控制的不错,但过了一年多,肿瘤细胞开始产生变异,之后淋巴结转移变大同时也发生骨头转移。因而改用了「新一代多重标靶药」,原本有些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但经过吕医师四个月细心地追踪及调整剂量,不仅让肿瘤缩小了3至4成,同时病患的生活品质也维持的很好。

吕医师对于癌症治疗的目标有三个:「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和副作用更少」,所以让患者在得到疗效的同时也能免于药物副作用的困扰,一直是吕医师关注的重心。以「新一代多重标靶药」为例,此药一共有三种剂量上市,吕育全医师表示「虽然国外研究以60毫克为主,但临床经验发现外国的剂量使用在台湾病患时发生的副作用较为明显,因此会仔细追踪观察病患的反应,并即时介入调药。」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