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其实是最不必期待的,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孝顺带着强烈教化和教条意味,生而为人,和父母亲之间的情感是天地间最自然的,也随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有所不同。
观念4:期待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最近有位朋友在替我整理一些旧资料时,发现我的爸爸在一本他替我亲手制作的作文簿上写的一篇前言,标题是“我的期望,哀求”。那本作文簿是我小学毕业刚刚考完台北市立初中联考之后,正要迎接快乐暑假的美好时光前夕爸爸送给我的“礼物”。文章大意是指责我这次大考没有考好,使他在办公室里很羡慕别人的孩子考高分。
他“哀求”我要深切反省、痛改前非。他指定了我暑假每天和每周要做的功课。几天之后联考发榜,我上了第一志愿的万华初中。爸爸过早的悲哀、忧心和对孩子考坏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使我成为一个极度自卑、极度讨厌自己的青少年。
当时我的朋友正在为我一本关于亲子之间互动的书做封面和美术设计,他一眼就挑中了我爸爸在那本作文本上用钢笔写下的那六个字:“我的期望,哀求。”他把这六个字加上“爸爸”这两个字放在书的封面,彷佛道尽了华人社会中父母对子女的殷殷期待,热烈又忧郁,给予孩子们不可承受和消化的包袱,压得孩子们快要窒息。
事隔半个世纪,我望着爸爸那样娟秀、挺拔的字,有一种难以述说的情绪。这样一个愤怒悲伤和缺乏安全感的男人,用他“自以为是”的方式“用力”的教养着他的孩子们,他自己常常充满牺牲感和委屈感,也使得孩子们在充满内咎和自责的心情下长大,对于孩子在人格上造成扭曲。
其实父母亲对孩子的期待是不必言说和书写的。随时随地的赞美和责骂,或是父母亲之间不经意的聊天,其实是不断放送着、强化着父母亲对孩子的期待。对于孩子有所期待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要检视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切不切实际,最好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父母亲本身先完成对孩子的那个期待,孩子自然就被父母亲影响,甚至鼓舞了。
战后世代已经为人父母,甚至为人阿公、阿妈们,如何调整自己教育儿孙的心态,是初老阶段最重要的功课之一。而我自己仍然在学习中。
本文出自麦田出版《人生,不能甚么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