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1/12/23 上午 10:13:35

长庚研究:早产儿肠道菌丛失调,容易发生败血症!微菌治疗预防新希望

(关键字: 早产儿 , 肠道 , 败血症 , 江明洲 , 肠道菌丛失调

李建忠醫師表示,科學家已經證實,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神經系統和微生物菌叢的發展,有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並和許多成年健康如神經退化疾病、情緒行為或代謝疾病等有關。(圖片提供/林口長庚醫院)
李建忠医师表示,科学家已经证实,肠道内有独立复杂的神经系统,以及人体最大的微生物菌丛,而且肠道神经系统和微生物菌丛的发展,有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并和许多成年健康如神经退化疾病、情绪行为或代谢疾病等有关。(图片提供/林口长庚医院)

林口长庚医院研究证实:早产儿肠道菌丛失调容易发生败血症

林口长庚新生儿科团队领先亚洲国家,证实早产儿肠道菌丛的失调容易发生败血症,成果已刊登于2021年10月的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学前沿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团队共研究32个非常低出生体重(小于1500公克)早产儿和10个健康足月儿,追踪半年的时间观察是否发生败血症。研究结果发现:

(1)早产儿肠道细菌的组成在刚出生两个月内的变化,与健康足月儿相反,是呈现〝失调〞的状态。

(2)有发生晚发性败血症的早产儿,其肠道菌丛失调更为严重,且在出生第一周肠道菌丛的多样性就已经明显较差。

(3)长期抗生素的使用无法减少肠道坏菌比例,反而减少了如乳酸杆菌和比菲德氏菌等肠内好菌。

(4)有三分之一的早产儿在发生败血症前,致病菌已经定殖在肠道之中,感染来自已经定殖于肠道中的细菌。

李建忠医师表示,目前有关早产儿肠道菌丛失调较容易发生败血症的证据仍非常有限,全球仅有英国、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发表过6篇相关的文献。林口长庚新生儿科团队的研究,提供了亚洲(东方国家)的资讯,并比较从出生到两个月的肠道菌丛变化,证实早产儿肠道菌丛的失调容易发生败血症,也证明肠道的细菌可以因此转移到全身造成败血症。

林口长庚医院新生儿科林瑞莹医师强调,目前并没有很好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方法,对于预防早发性败血症,还可以针对高风险的新生儿在生产前后给予抗生素使用,降低感染机率,但对于晚发性败血症并没有任何有效的预防方式。

微菌治疗未来运用,有望维持儿童健康肠道菌丛

林口长庚医院邱政洵副院长表示,希望藉由对新生儿和早产儿肠道菌丛的研究和了解,进而发展相关的精准治疗技术,未来不仅可以将微菌治疗运用在各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疾病,也可以进一步维持儿童健康肠道菌丛的发展,达到成年疾病预防的目的。

江明洲主任指出,林口长庚医院新生儿科拥有50床新生儿加护病床、54床中重度婴儿病床。照顾范围扩及新北及桃竹苗地区,照顾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数量,每年约占全国的15-18%。2020年共有214位小于1500公克的早产儿,存活率约93%。除了照顾为数不少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同时存活率也相当优异。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