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下午 03:46:19

動脈導管不關閉!早產兒心臟易衰竭

(關鍵字: 早產兒 , 開放性動脈導管 , 蔡孝恩

今15日早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為一名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疾病的早產兒黃小妹,舉行祝福慶生儀式,慶祝她順利克服「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呼吸疾病,以及進一步的腎臟與腸胃道疾病。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外科醫師蔡孝恩解釋,動脈導管對於未出生的胎兒很重要,因為胎兒在母親子宮內需要仰賴母親的血液循環,並藉由動脈導管讓嬰兒體內的體肺循環相通。通常在出生開始自主呼吸後,動脈導管會在出生後2~3週內自行關閉,若仍未及時關閉,即所謂「開放性動脈導管」。

蔡孝恩醫師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疾病好發於早產兒身上,患者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和心臟衰竭等現象。
蔡孝恩醫師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疾病好發於早產兒身上,患者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和心臟衰竭等現象。

「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症狀包括心臟出現雜音、呼吸急促、餵食困難、容易疲勞、體重增加困難等心臟衰竭表現,嚴重甚至因為細菌性心內膜炎感染而發燒。平均每1600個新生兒就有1名罹患會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疾病,整體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10%,且女嬰是男嬰的2倍。如果孕婦懷孕中曾罹患德國麻疹,或是早產兒更容易罹患這種先天性心臟病。

蔡孝恩醫師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仍有機會隨著時間而自行關閉,然而一旦有嬰兒出現長不大、容易喘等心臟衰竭症狀就必須開始藥物治療。症狀太嚴重就必須採用心導管或是手術的方式阻斷開放性動脈導管,5公斤以上的小朋友若仍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可藉由小兒心臟專科醫師藉由心導管手術方式置放閉合器以阻斷此動脈導管;若是出生6個月之內或是體重太輕無法接受心導管治療的小朋友,可在全身麻醉之下,經由左側胸口的傷口進行開放性動脈導管結紮手術。

另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主任周安國醫師也提醒,早產兒急性期常見的問題,除了要注意的呼吸窘迫症候群和開放性動脈導管外,也需特別留意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問題,以免造成嚴重的肺炎與細支氣管炎。同時,醫師呼籲,想避免早產兒這些併發症的最好方法還是預防早產,定期的產前檢查,並在有早產跡象的時候,則盡快與婦產科醫師配合進行安胎治療。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