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1/14 下午 01:41:16

口腔紅疹潰瘍 小心是急性疱疹性口齦炎

(關鍵字: 腸病毒 , 潘俊伸 , 急性疱疹性口齦炎

春天是許多病毒流行的季節,日前疾管局預測3月份將會有一波腸病毒的大流行。最近小兒科門診也陸續出現一些口中有紅疹、潰瘍的小朋友,父母擔心是腸病毒而帶孩子就醫,醫師表示,看到口腔中有紅疹或潰瘍不一定是腸病毒,另一種在學齡前幼兒常見的「急性疱疹性口齦炎」,也會有相似的症狀。

醫師表示,看到口腔中有紅疹或潰瘍不一定是腸病毒,也有可能是「急性疱疹性口齦炎」。
醫師表示,看到口腔中有紅疹或潰瘍不一定是腸病毒,也有可能是「急性疱疹性口齦炎」。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急性疱疹性口齦炎」是一種由單純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多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的嬰幼兒,但是也會在較大小孩身上出現。剛開始的症狀為口腔及舌頭部位疼痛、流口水、口臭、高燒不退、倦怠,因為疼痛幼童也會出現懼食的情形,之後口腔及舌頭出現紅疹,很快就呈現潰瘍變化,甚至牙齦浮腫血,症狀會持續約一周左右才逐漸趨緩。

急性疱疹性口齦炎跟腸病毒差別在哪裡?潘俊伸指出,最大的不同點是口腔中紅疹或潰瘍的位置,腸病毒所引起的紅疹或潰瘍多發生在咽喉上方,急性疱疹性口齦炎則多分佈在齒齦、舌頭及嘴脣周邊。但兩者都會引發持續的高燒不退。

嬰幼兒在感染急性疱疹性口齦炎時,因為口腔疼痛,往往會不自覺將手指放置於口中,由於唾液含有大量病毒,若是接觸到眼睛容易引起角膜潰瘍,留下永久性疤痕,甚至使視力受損。在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童若是感染,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廣泛性表皮疱疹。另外,疱疹性腦炎雖少見,但卻可能會有可怕的後遺症,不能不小心。

潘俊伸醫師表示,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口服止痛藥或是局部消炎噴劑可以暫緩幼童口腔的不適,飲食以流質或較冰涼的食物替代,水份的補充一定要足夠。口服5天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改善及縮短病程,而病情較嚴重或是完全無法進食、喝水者,則可能需要住院以靜脈注射抗疱疹病毒藥物。特別的是,由於是病毒性感染,一般常用來止痛的含類固醇口內膏絕對不可使用,但可以考慮一些有局部麻醉止痛的口腔噴劑。

春天病毒流行的季節,腸病毒及急性疱疹性口齦炎都是此一時期常見的疾病,在症狀上相當類似,但治療方式不盡相同,併發症也完全不同,因此若有高燒不退、口中有紅疹或潰瘍時,應及早就醫鑑別診斷,對症治療,以免造成嚴重之後遺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