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樣的困擾嗎?孩子寫作業總無法集中精神、愛發呆,還被老師歸類為調皮搗蛋的學生,原本以為只是小孩不想念書,沒想到就醫後才發現孩子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須藥物與行為治療,醫師提醒,這類的孩子常被誤以為是學習不認真,如果又跟同學常起衝突,容易被邊緣化,病情將更嚴重。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蕭亦伶表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常被老師歸類為調皮、甚至是「壞孩子」,而這些孩子因注意力不足,常看錯題目、寫錯答案,跳題或寫功課拖拖拉拉,導致學業成績不佳,也容易遭家長斥為不認真,因無法掌控情緒,在校的人際關係也可能出問題。
常發呆動作慢 也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病患天生腦部內分泌系統多巴胺分泌不穩定,也有遺傳性,如果3、4歲的幼兒常換玩具,活動量很大,整天忙個不停,就可能是癥兆之一;但比較明顯的時機是在上小學後,如果孩子一直不遵守班級規範、成績起伏大,或者常發生人際衝突,這時就要多注意。
除了「調皮」的行為,有些小女孩容易發呆、動作慢、寫作業拖拖拉拉,其實也是注意力不足的潛在族群,這類型的孩子記不住太多事情、做事也很慢,都是注意力不足導致,蕭亦伶醫師提醒,多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病患常兼具注意力不足與過動兩種症狀,且年級越高症狀越明顯。
蕭亦伶醫師表示,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早發現早治療最好,有一位今年升國一的林姓男同學,常自覺做得不好、不對,動不動就哭泣,遇考試時非常焦慮,就醫後才發現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且已合併憂慮與焦慮,經藥物與行為治療1年後,成績回到前五名內,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好。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居家行為治療
蕭亦伶醫師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聰明,卻也很敏感,感受到挫折的程度會比一般孩子多,家長管教時要有耐心,而行為治療方面,可教孩子用手指著文字、念出聲、逐行閱讀,防止看字跳行、題目看錯,孩子出現情緒時,請他暫停3秒冷靜一下,想想看有無其他處理事情的方法。
家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家長要理解小孩的情緒障礙,多讚美他們的努力與進步,而非動輒打罵,並要多帶孩子運動,有助於腦部發展,在飲食上則要避免高糖份或非天然的食品添加物,減少孩子煩躁、無法專心的機率。
家有過動症孩子 6點日常注意
1.避開高糖份或非天然的食品添加物,因這類食品容易影響注意力。
2.每天吃早餐,有國外研究指出,吃早餐有助於提升注意力,最好選擇高蛋白、低糖份的早餐。
3.行為治療部分,要多多鼓勵、讚美孩子。
4.明確的將孩子需要改進的事項列出來,耐心指導。
5.紀錄孩子的進步過程,讓孩子的成就感增加,家長也可更了解孩子的病況。
6.多帶孩子做運動,促進腦部發展。
蕭亦伶醫師提醒,雖說越早治療越好,但開學後,孩子才換新班級,還在認識新同學與新老師的階段,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很正常的情況,建議家長觀察半個月到1個月,如果1個月以上仍有衝動又要提醒多次,就可請兒童心智科醫師依症狀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