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素补充4方式
陈彦廷医师指出,目前补充黄体素的方式,依据药物剂型可分为以下4种方式,使用上各有优势:
1.口服药:口服胶囊算是相当方便,通常适用对象为接受人工生殖者。但可能有些副作用,如:可能造成头晕、恶心等。
2.针剂:采肌肉注射方式的针剂,依效果长短分为短效型、长效型;短效型黄体素,通常是急性出血时给予,比较少用于预防有早产病史的个案;长效型黄体素约1周打1次,因是油性药物,所以注射时会感觉比较疼痛,属于自费药物。针剂黄体素麻烦的是,必须要到医疗院所接受注射,无法自行施打。
3.塞剂:看似麻烦,却相当有效,目前的大型研究,使用上多以阴道塞剂为主,而且是子宫颈小于2.5公分的主要预防方式。缺点为阴道容易觉得痒、分泌物较多,且性行为时不方便。
4.凝胶:透过阴道壁血管让身体快速吸收,以提高子宫黄体素浓度,常见不适问题多为体内的黄体素突然升高,可能造成便祕、嗜睡、恶心、疲倦、胸部疼痛及头痛等症状,如出现不适,可告知主治医师。使用后会感到分泌物增加,这是因药物被吸收后,会有残渣排出体外。
他强调,「不论使用哪种剂型,都需要主治医师评估个人状况而定。虽然黄体素的使用无害,但总还是有副作用,并不是想用就用,如果没有早产风险因子,却要承担药物的副作用,并不恰当」。
同为怀孕早期出血,未必都要补充黄体素,陈彦廷医师举例,有早期出血但量不多、无早产病史的个案,就不需要补充黄体素;若为45岁且接受数次试管疗程,又有出血状况,可能就需要补充黄体素。「临床上,会筛选高风险个案,以提早投药方式预防早产,或许有帮助」。
※原文刊载于2021年06月号《妈妈宝宝》412期。
※原文连结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195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mombaby》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