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下午 01:35:10

世界安宁日 癌末患乐活善终有尊严

(关键字: 世界安宁日 , 心肺复苏术 , 陈冠廷

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世界安宁日」,虽然国内安宁缓和医疗推动多年,但是许多病患或是家属对签署「终止或撤除心肺复苏术同意书」,面临两难抉择,认为签署就等同是放弃治疗,使得签署意愿大打折扣。医师认为,正确认識安寧療护,关心末期病人能得到适当的照顾与尊严,免去急救痛苦,才是安宁疗护的真谛。

奇美医学中心奇恩病房主任陈冠廷指出,安宁缓和医疗是藉由一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团队工作人员,针对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个别性的照顾计画,满足病人和家属身、心、灵的需要。在整个照顾过程中,病人有最大的自主权,家属为全程参与,是一种提升癌症末期病人与家属生活品质的全人照顾。

一般民众并不明白所谓的「急救」意义,通常医院中的急救术是在病人的气管中插入一条很粗的管子,外接呼吸器以助病人呼吸。病人若心跳停止,则利用电击或心肺复苏术,助病患恢复心跳,这套急救术如用在急性病患如车祸、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或心脏病人时,常可挽救宝贵的生命,是极珍贵有效的方法。

但若用在癌症末期病人,则除了增加病人许多折磨痛苦之外,并不能恢复生活品质,或许可延长几天死期,但并不能真正挽救生命,毫无意义可言。最好的办法是病人及家属对于急救都有真实的认知,事先要求医师不要给予急救,并签署不施行心肺复苏急救术的意愿书或同意书,让病人平安尊严地去世;或是临终时出院回家,在家中安然而终,免去急救时的折磨痛苦。

陈冠廷主任强调,立法院于100年公布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修正条文,有关病人之最近亲属未及于医师施行心肺复苏术前,签署不施行心肺复苏术意愿书或同意书者,依修正条文得经医疗委任代理人或亲属共同签署「终止或撤除心肺复苏术同意书」,经该医疗机构之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予以终止或撤除心肺复苏术。

1年多以来除极少数病人受益于此修正条例外,许多的末期病患仍未能因此而善终,有待更加宣导让民众知悉这个修正条文。最主要是许多家属认为,签署「不施行心肺复苏术意愿书」,就等同放弃治疗,在抉择中,面临两难。

为此,在纪念世界安寧日暨奇恩病房创立满4周年,奇美医学中心与安宁基金会、癌症希望基金会共同规划了系列活动,期盼对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作进一步阐明。另外,预立选择安宁缓和医疗意愿书签署完成后可以在健保IC卡内作注记,提醒医疗团队于临终、濒死或无生命征象时,愿接受缓解性、支持性的医疗照护及不接受施行心肺复苏术,避免不当及多余的医疗处置与受苦。

奇恩病房成立四週年慶主任陳冠廷親自義賣愛心紀念熊,並表示義賣所得將全數捐作安寧療護基金(圖片提供/台南奇美醫院)
奇恩病房成立四周年庆主任陈冠廷亲自义卖爱心纪念熊,并表示义卖所得将全数捐作安宁疗护基金(图片提供/台南奇美医院)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