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的杜鹃、逆势高飞」,副总统吴敦义22日在参加「第8届精神疾病反污名化」文创比赛颁奖典礼中指出,政府将积极提供精神康复者友善的生活空间,鼓励他们回归社会,同时透过立法修法,保障其人权,并远离恐惧与排斥,受到社会的接纳与认同。(影音/中华民国康复之友联盟提供)
吴敦义指出,天才与精神障碍只是隔一层薄纱,回顾历史,许多知名艺术创造者包括知名画家梵谷等人,虽长期饱受精神疾病痛苦,但却创造出人类不朽的文化作品。
一般人觉得精神病患具有攻击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一颗不定时炸弹,非常的危险,见到他们就避而远之,难道他们真的永远那么可怕、永远具有伤害力吗?由于人们对精神疾病不瞭解,及对精神病患的恐惧,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大众眼里成了人人害怕的魔鬼。
事实上,很多病患在接受治疗后,和常人一样的融入社会,只不过是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后,让他们抬不起头,甚至永不翻身,这一群人希望社会大众关心他们,别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与精神疾病共处是一条漫漫长路,除了精障家庭坚持心志,更迫切需要社会大众的接纳与认同。
副总统强调,政府在防治自杀方面,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自杀率逐年下降,并获得民众的肯定,证明只要大家肯努力,有计画的逐步改善,精神康复者的全人照护,一定会获得有效的改善。
中华民国康复之友联盟理事长黄敏伟则是指出,精神疾病不是传染病,它是一种脑部的病变,不同于其他身体疾病的是该疾病以行为问题,与精神症状表现为主,因病患本身没有病识感不会主动就医,而可能造成干扰周遭的人,常需要强制住院及治疗。
根据内政部统计发现,国内身心障碍者目前有9成2在家宅受到照护,住机构者仅约7%,显示家庭仍为身心障碍者居住及被照顾主要处所。不过,却相对增加家庭照护经济支出与心理压力。
帮助精神疾病个案走出阴暗角落,进入社区安居,需要你我协助与努力,大家试着尊重、瞭解、接纳;在身心障碍者努力改变的过程中,协助家属更能有效的照顾病患,减轻家属的负担,而降低对社区民众造成的困扰,则是大众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