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犯罪防制中心发现,近年「装盲」诈领保险金的案例愈来愈多,不少业者直指视力是保险鉴定上的盲点,然而医学科技真的没有办法鉴定当事人是真瞎或装盲吗?眼科医师表示,若没有明显的视神经萎缩等病变,临床上可辅以「诈盲测试」以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但这些检查需要有经验的医师花时间执行,一般眼科诊所也缺乏这样的设备,有心人可能钻漏洞。
三军总医院眼科部视力保健科主任戴明正表示,眼科检查的确很重视患者主述「看不看得到」,有些造成眼盲的原因明确,透过检查可判定,比如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严重损坏等。如果没有明显致盲的病变,也排除脑部的问题,患者却仍陈述看不见,可以再做2种测验来鉴定。
一种是俗称的「诈盲测试」,让患者戴眼镜看本子上的数字和图样,进行多次交叉测试,戴明正医师表示,真正单眼盲或双眼盲的人,看到的影像跟装盲的人是不一样的,透过交叉比对以及医师的观察,可以让装盲者露出狐狸尾巴。
另一种更客观的方式则是「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透过萤幕对患者进行光测试,头部放电击片接收脑波讯息,戴明正医师指出,当视神经传导光源,脑波会呈现电位差变化,这个方法也常用来确诊视神经疾病,但要注意当事人是否故意阖眼来影响检查结果。
「患者的态度也是观察指标!」戴明正医师曾揪出想以眼疾逃避兵役的役男,这些人非常「积极」表达自己看不见,也没有太悲伤的情绪,经过来回的测试就被揭穿。
但是戴明正医师也说,一般眼科诊所未必有人力以及设备提供上述这2种测验,加上台湾就医太便利,患者眼见在这家医院装盲通不过、可能继续找下一家医院来尝试,在资料没有连线的情形下,医院之间不会知道患者有这样的「前科」,导致有心人可能钻漏洞。
保防中心则决定将装瞎诈保案列为今年重点工作,月底将邀请新北市刑警大队、法务部廉政署及台中荣总眼科医师授课,教导寿险业者防堵「诈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