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防烧炭自杀 新北店家非开放陈列木炭
为了降低烧炭自杀的比例,新北市自5月1日起采「非开放式陈列」方式贩售木炭,不再将木炭放在显眼且可自行取得之处,也是全国第一个采取这项做法的县市,做法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超商及卖场为主,2300家业者响应;第二阶段则辅导351家日常用品、五金及综合零售业者配合。
这项做法是让民众取得木炭不再那么容易,购买木炭前,卖场人员会先询问用途并登记,对于有忧郁情绪的民众,则提供协助资源的资讯。不过在中秋节烤肉旺季期间,新北市曾特别解禁一个月,10月4日起木炭恢复非开放式陈列,并且强调短期内不会中断这项管制措施。
台南市9月起也跟进这项措施,号召全市超商卖场响应木炭非开放式陈列购买,获得约700家业者响应。
10. 脑死放宽至3岁以下婴幼儿 拔管仅需1家属同意
因心脏衰竭急需换心的1岁女童臻臻,碍于原本法令限制「3岁以下不得判脑死」,在加护病房撑了94天后往生,为了让这类小病童有器官移植的机会,卫生署与医界重新检视脑死判定准则,决定放宽规定,修正后的标准于12月17日正式发布,未来足月出生至未满3岁幼儿,若产生无法复原的脑部损害,可进行脑死判定,有机会透过器捐救其他小病童一命。
由于婴幼儿对缺氧或脑伤的耐受性较大,不同于一般两次脑死判定,是至少间隔4小时,未来对于1岁以上未满3岁者,两次脑死判定至少间隔12小时;足月出生未满1岁者,至少间隔24小时。
另一项重要新制同样与生死有关,立法院12月21日三读通过《安宁缓和医疗条例》部分条文,使得末期患者拔管门槛大幅降低,从现行需直系血亲以及配偶一致同意,改为只需其中1名家属同意即可撤除维生医疗,让患者不会因家属意见分歧,难以顺遂善终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