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面包连锁店パン(胖)达人被踢爆面包中含人工香精,今27日重新开始营业并接受民众携带购买凭证退费,但消基会今质疑,台北市政府只罚业者18万元,让年营业额高达6亿元的胖达人「赔免惊」,胖达人开出的赔偿方案也极不便民,且仅愿意以购买金额25%「回馈」消费者,根本毫无诚意。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雷立芬表示,胖达人开店以来标榜「天然素材、不含化学合成添加改良剂」,除了广告不实,更有民生诈欺之嫌,目前台北市政府已请检调侦办,消保官并与业者协商,希望业者依照消费凭证赔偿3倍购买金额,但胖达人不愿接受,显示出消费者可能追讨赔偿困难的隐忧。
胖达人26日与消保官协商后拒绝赔偿消费者3倍购买金额,并称公司现金不足,若赔3倍购买金额公司将倒闭,仅愿意以购买金额25%「回馈」消费者,且要消费者持消费凭证(发票、信用卡签单等)至门市登记,10月1日才会通知退费,或是凭发票兑换原发票金额1.5倍的商品,雷立芬痛批,如果10月前胖达人恶性倒闭,消费者去哪里讨赔偿?
消基会名誉董事长谢天仁指出,业者态度如此,全因制度出了问题,年营业额高达6亿元的胖达人,仅依《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的广告不实被罚18万元,政府应比照《公平交易法》高额罚款,最高可罚2500万才能达警惕效果,以免食品业者「罚不怕」。
消基会强调,在这类食安事件中,政府总是请民众找消保团体进行团体诉讼,但案例中个别损失金额低、牵连人数却多、行政成本庞大,且持有购买凭证者少,容易导致节果不经济等现实问题,政府部门应早日法制化「消费者保护基金」,让黑心厂商赔偿不当所得,也可用此基金补偿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