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肚子裡多了個胎兒,孕婦生理及心理或多或少會出現變化,此次整理10個孕期不適關鍵字,這些症狀一直都是討論熱點,希望能藉此幫助到深受困擾的孕婦們!
1.孕吐
發生孕吐的原因,與體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快速增加有關,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表示,當受精卵著床時,hCG就會開始分泌,懷孕約6週逐漸增加,10週左右來到高峰,12週時就會減少,孕婦也會隨著激素的增加而有想吐的感覺,約到16週左右能得到緩解。
2.孕期睡眠
懷孕初期,子宮的位置還在骨盆腔內,對孕婦還不會造成壓迫,邱筱宸醫師提到,因為體內黃體素上升,平滑肌放鬆,賁門(胃跟食道的接口部位)的括約肌變得鬆弛,孕婦就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腸胃道也會蠕動較慢,造成便祕,同時子宮與骨盆腔也會開始充血,準備未來胎兒生長的環境。
3.懷孕出血
在早期著床時,荷爾蒙濃度上升太快,孕婦體內尚未能適應,刺激到內膜而造成微量出血。再來就是著床位置不正確,也會導致出血的發生。孕婦在懷孕初期也容易有黃體素不足的問題,醫師大多會給予黃體素藥物以穩定內膜,而異常的胚胎,身體會自動出現自然淘汰機制,同樣會以出血徵兆表現。
4.懷孕皮膚變化
邱筱宸醫師說明,皮膚變化與體內雌激素有關,雌激素濃度上升,皮膚顏色也會跟著加深,常見部位有乳頭、乳暈、外生殖器、腋下、大腿內側等,身上有的白色疤痕,顏色也會變深,將近50%的孕婦,臉部也會有肝斑產生。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輕忽恐視力退化!這些人是高危險群,中醫調理法大公開
白天漏尿好尷尬、夜間頻尿害失眠!中醫治療膀胱過動症,頭皮針、安神茶飲補洞
喝咖啡擔心心悸?護心還是傷心? 研究:每天喝1杯黑咖啡助降低心臟衰竭風險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RSV對全齡威脅,恐釀呼吸道重症風險!醫籲:不僅左流右新,RSV疫苗+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