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7岁的黄姓高龄产妇开记者会,控诉台北荣总医生因医疗疏失导致女婴胎死腹中;除了造成舆论界热烈讨论外,胎动问题对于正在怀孕的产妇心里,更是造成莫大的恐慌。到底要如何注意胎动?胎动减少到什么程度才有危险性?孕妇应该多了解胎动的意义,才能避免胎死腹中的悲剧和遗憾。
胎动发生有原因!饭后频率较高
所谓的“胎动”,指的是胎儿自主性的运动,可能是局部的,或是呼吸、吞咽羊水的动作,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翻滚或手脚活动。一天24小时,胎儿通常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睡眠状态,不过在睡眠时也会有身体上的活动。
在安静睡眠期时,胎儿不受外在刺激的影响,此时就算妈妈触摸腹部或叫唤胎儿,也不会有胎动反应,但有时会出现不自主的运动,像是一般人睡觉时的翻身等;而在活动睡眠期很容易受到外在声音、妈妈姿势的改变而产生身体的动作,此时宝宝心跳也会加快。
一天当中胎儿清醒的时间很短,在这期间宝宝会做一些肢体运动、或脊椎屈伸运动、翻滚运动,因此胎动动作较大,也较频繁。一般而言胎动最频繁的时间是在晚上9点至凌晨1点之间,白天则是吃完饭后,由于血糖上升,胎动的次数也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