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之所以翻开这本书,都是基于这样的好奇心。大家对于关节可动域这个词或许有点陌生,其实就是指关节可活动的范围。当身体变得僵硬,或是产生疼痛感的时候,大抵不脱下列原因:
●关节之间有多余的组织囤积(附着)。
●因为多余的组织囤积,导致关节活动空间变得狭窄。
以下有个现在立即就能操作的自我诊察:请大家低头看看自己的脚趾。
●你的脚拇趾从趾头到趾根,是否硬梆梆地完全无法活动呢?
●五根脚趾是不是像被胶水黏住似地,呈现紧密靠拢的僵直状态?
碰到这种状况时,我会伸手把脚拇趾的第一关节(或趾根部)往上扳或朝下弯折(和一般折手指不同),同时会听到「啪叽」的声响(此为弹响)。
而在发出这些声响之后,脚趾就能轻松地做出石头、布的「猜拳」动作。这是因为平常大家在走路时,很少有机会使用脚趾关节,导致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以及脑脊髓液等)滞留、连带引起老废组织囤积在趾关节里。
人的身体是透过末稍关节至中枢关节的串连与协同,才得以实现柔软且顺畅的动作。换句话说,只要设法从位于身体末稍的关节下手、活络身体所有的中枢关节,日常生活的各种动作也就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