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11/25 下午 02:58:00

骨质疏松症最怕脊椎与髋部骨折!2点自我筛检脊椎骨折

(关键字: 骨质疏松症 , 骨折 , 髋部骨折 , 停经 , 许哲维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在高龄者的盛行率渐增,特别是停经后的妇女,更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险群,让我们一起关心妇女长辈的骨质疏松问题。

骨質疏鬆可造成身體各部位的骨折,以脊椎與髖部骨折最為嚴重。
骨质疏松可造成身体各部位的骨折,以脊椎与髋部骨折最为严重。

依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4年的定义,骨质疏松症为一种因骨量减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的疾病,恶化的结果将导致骨骼脆弱,并使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骨质疏松以脊椎与髋部骨折最严重

近年来社会高龄化日趋严重,我国五十岁以上人口在2025年将增为42%、七十岁以上长者人口在2025年将增加至300万,为骨质疏松症的高风险族群。而依健保资料,台湾50岁以上成人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分别为男性23.9%、女性38.3%。骨质疏松可造成身体各部位的骨折,以脊椎与髋部骨折最为严重。

髋部骨折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根据统计,髋部骨折后一年死亡率,女性达11.2%,死因以长期卧床引发之感染为主。另经1994年调查统计,每位髋部骨折急性期之医疗费用平均达十万台币以上,其后也将需家庭及社会资源照护。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所有疾病的基本概念。要筛检骨质疏松,可先考虑相关危险因子中了几项。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风险因子包括高龄、性别、低身体质量指数(BMI)、身高减少超过4公分、抽菸、饮酒过量、长期使用可能致骨质流失药物、长期卧床、少动等。

自我筛检是否有脊椎骨折

有两个简单的方式可以自我筛检是否有脊椎骨折的可能性,第一个是墙头枕部间距,请受检者靠墙站立、肩臀脚跟紧贴墙壁、两眼自然平视,测量头枕部与墙壁的水平间距,若超过3公分要强烈怀疑为异常,正常人应几乎没有距离或小于1公分。第二个是肋骨下缘与骨盆间距,请受检者站立,两手自然平举,测量侧面肋骨最下缘与骨盆上缘的垂直间距,正常人应当有2-3指宽或大于5公分,若小于1指宽几乎可以肯定为异常。

骨质密度的标准检测为双能量X光吸收仪,针对停经后妇女及50岁以上男性,可测量骨质疏松的T值,若T值低于或等于-2.5,则可确认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依不同年龄与临床状况及不同的骨折风险各有不同,包括药物、营养、运动、生活型态调整。为减少骨流失,应戒菸、戒酒、减少饮用含咖啡因饮品。依台湾骨质疏松学会2021年指引,建议50岁以上成人每日应摄取800-1000单位维生素D、1200毫克钙质以减少骨折风险。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依其作用机转可分为抗流失类或促骨生成类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雌激素、单株抗体、抑钙素、副甲腺素等。更年期后女性若同时合并有乳腺癌风险,可考虑使用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若60岁以下或停经少于10年,可考虑使用贺尔蒙疗法,以减少更年期后的骨质流失。

北醫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許哲維。(圖片提供/北醫附設醫院)
北医附设医院复健医学部主治医师许哲维。(图片提供/北医附设医院)

骨质疏松有氧与阻力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也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一环,依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骨松患者每周应进行4-5天的有氧运动,每次20分钟开始渐进增加到45-60分钟,以快走、骑车等使用到下肢大肌群负重的运动为佳;同时也建议每周2-3天阻力运动,从1组8-12下渐增至2组,每次运动不超过8-10个动作。

骨质疏松是沉默的疾病,却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但只要有相关疾病的知识,作好营养、运动、防跌、药物的预防与治疗,就可以长保骨质的健康,也保护妈妈们的健康!

本文提供/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 2022年05月健康报

作者/北医附设医院复健医学部主治医师 许哲维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