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指血浆总蛋白质,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于营养不良,造成消瘦、食欲差、疲乏、无力、头晕、多有贫血、反应变慢、记忆力衰退。另外由于血管内蛋白变少,血管内外浓度差变大,体液会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的表现。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原因有许多,例如各种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或厌食会造成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肾功能恶化引起蛋白质异化代谢增强;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恶性肿瘤、肾病症候群等会引起大量蛋白质流失;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甲状腺亢进使蛋白质分解加速;急性或慢性发炎都会严重影响血中白蛋的浓度。
低蛋白血症一般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去除蛋白质涉入不足、丢失过多等病因。若不影响原发疾病﹐应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斟酌配合使用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若消化功能差的患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