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3/12/4 下午 01:51:52

33項成藥賦形劑變更 下架重驗

(關鍵字: 下架 , 食藥署 , 生體相等性試驗 , BE , 賦形劑

食藥署表示,33件下架藥品皆有替代藥物,民眾不需擔心藥品下架後會有無藥可用的狀況。
食藥署表示,33件下架藥品皆有替代藥物,民眾不需擔心藥品下架後會有無藥可用的狀況。

南光製藥:為提昇品質 並非惡意

而南光製藥總經理王玉杯表示,藥廠改變賦形劑是因為「歷史因素」導致的,由於多數藥品都是年代久遠的藥證,藥廠為提升品質才會選擇改變賦形劑,並非惡意改變。但仍會配合政府法規,要求做好後續的相關處理。

食藥署指出,33項包括氣喘、高血壓、止痛藥、胃潰瘍等需下架重做試驗的藥品都是屬於處方藥。因此,皆有替代藥物可做替換,民眾不需擔心藥品下架後會面臨無藥可用的狀況。食藥署也將通令各大醫院、診所必須審慎換藥,並向病人說明。

【醫藥小辭典/BE試驗】:

BE試驗英文全名為「Bioequivalency」,中文稱做「生體相等性」試驗。BE試驗檢測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確保新的製藥藥廠所製造的學名藥,進入人體內的吸收量及快慢程度,與原開發廠的藥品一致。由於,一個新的藥品從開始研發,直到上市,都屬於專利新藥。一旦專利過期,其他藥廠則可根據原開發廠的藥品成分,以相同藥理作用的有效成分,製造同劑量、同劑型的學名藥。

因此,衛生署公告,仿原廠的口服劑型或緩釋型的學名藥都要進行「生體可用率(Bioavailability, BA)」和「生體相等性(Bioequivalency, BE)」的試驗,確保藥品療效後,才能核發藥品許可證。而其中,BE試驗又是藥品是否具有療效的重要關鍵,也就是同一人分別服用原廠藥和學名藥後,若差異小,代表學名藥經人體吸收後的療效,和原廠藥療效相當。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