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妮妮常因为无法顺利排便而哭闹,这天妮妮妈妈注意到,妮妮在客厅玩耍到一半时满脸涨红、走路扭扭捏捏看起来怪怪的,问了妮妮才知道,因为每次大便都很痛、很不舒服、很可怕,所以想便便时,就会夹屁屁,带妮妮到厕所培养便意后,妮妮哇哇大哭喊屁股很痛,妈妈一瞧流血了,赶紧带妮妮至医院就诊,才顺利解便。
儿童便祕多因生活作息、饮食习惯所致
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儿科陈亮君医师表示,儿童便祕大多是由于不当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的变动所造成,常见孩子常因吃蛋糕饼干精致饮食或油炸食物等,因为吃零食就饱了,进而降低或甚至拒绝吃正餐中的蔬菜水果,导致蔬果摄取量不足而增加便祕的可能;在儿童肠胃门诊中,有2至3成的儿童都是因为便祕至门诊就医。
多数属功能性便祕 两项症状持续1个月要注意
陈亮君进一步说明, 大多数的儿童便祕属于功能性便祕,少数是因为肠道神经发育不良而引起蠕动障碍所产生的便祕。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层的排便次数不同,依照儿童的便祕诊断,家长可以留意儿童是否有以下其中两项的症状并有持续一个月以上:一周排便少于2次、一周大于一次的渗便、有过憋住大便的姿势或意图、排便疼痛或困难、有直径过于粗大(可能阻塞马桶)的粪便。
温和软便剂清宿便 合并这些问题需就医
儿童排便困难多数经过调整饮食与排便习惯,就能改善;若仍便祕,就需要药物的介入来帮助孩子,一般以温和的软便剂帮助孩子先排掉宿便,后续再搭配饮食及排便习惯的养成来改善便祕,但是服用药物后需要一段时间让药效发挥才有利便的效果,若孩子严重便祕有时也会用甘油球灌肠来快速刺激排便,当孩子合并有严重腹胀、生长迟滞、体重偏轻等问题时,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预防便祕 养成4个好习惯
长期便祕除了会造成孩子们成长发育受限之外,也会因为影响到生活而对家长跟孩子都造成心理上的负担,陈亮君提供告别便祕的生活好习惯:
1、适量摄取水分,多吃谷类、蔬菜、水果等多纤食物。
2、培养孩子每天固定时间上大号的排便习惯。
3、上厕所时,严禁孩子边玩玩具、平板与智慧型手机等会分心的物品。
4、鼓励孩子在上大号时避免用力硬挤,避免孩子将排便跟流血疼痛连结在一起而更加逃避与排斥排便;若因便祕合并疼痛甚至肛裂出血的孩子,则需要给予肛门黏膜复原的时间,排便训练才有机会成功。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