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泰代表李应元日前因壶腹癌病逝,享寿68岁。壶腹癌属于罕见癌症,前教育部长吴京、儿童文学作家幸佳慧都是因壶腹癌病逝。壶腹癌是国人普遍陌生的癌症,壶腹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早期不易发现,且壶腹位于消化道系统中一个消化道重地的汇集区域,若淋巴转移5年存活率仅25%-40%。
「壶腹」位于人体何处?
健康管理医院钱政平副院长说明,壶腹位在胆管和胰管相会进入十二指肠的交会处,当胆管进入十二指肠的括约肌长出肿瘤,就是壶腹癌,也因为壶腹的位子可说属于消化道的交通枢纽处,当癌症发生于此处,未在早期及时发现,癌细胞发展已开始往周边扩散,要前往胆道、肝脏、胰脏、小肠都会很快。
出现黄疸、胃口不佳 应提高警觉
钱政平指出,壶腹癌的常见症状与邻近器官癌症伴随症状十分类似,主要有黄疸、腹痛及贫血等,部分壶腹癌能够早期发现,多半是因为肿瘤正好压迫到总胆管出口到壶腹乳头,阻碍了胆汁的排出通道,造成胆管阻塞后,伴随出现皮肤及眼白变黄、尿液呈现茶色等阻塞性黄疸的症状。
此外,也有可能因为压迫胰管,使得胰液无法正常排出,出现腹部剧痛等急性胰脏炎的症状;其伴随症状除以上所述,还可能发生解灰白便、体重下降、背痛、恶心呕吐。
壶腹癌成因不明 定期健检及早发现
壶腹癌至今成因仍无切确危险因子,所以很难指出哪些人可能是罹患壶腹癌高风险族群,但好发年纪为60-70岁。钱政平强调,壶腹癌虽为罕见癌症,但与其它癌症相同,定期安排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是不变法则,尤其像胰脏、壶腹位于较深处的器官组织,建议需进一步安排零辐射磁振造影(MRI)及搭配使用显影剂之电脑断层扫描,以帮助看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压迫胆管、胰管的程度,有无淋巴及肝脏等周围组织器官的转移等。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