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駐泰代表李應元日前因壺腹癌病逝,享壽68歲。壺腹癌屬於罕見癌症,前教育部長吳京、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都是因壺腹癌病逝。壺腹癌是國人普遍陌生的癌症,壺腹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早期不易發現,且壺腹位於消化道系統中一個消化道重地的匯集區域,若淋巴轉移5年存活率僅25%-40%。
「壺腹」位於人體何處?
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說明,壺腹位在膽管和胰管相會進入十二指腸的交會處,當膽管進入十二指腸的括約肌長出腫瘤,就是壺腹癌,也因為壺腹的位子可說屬於消化道的交通樞紐處,當癌症發生於此處,未在早期及時發現,癌細胞發展已開始往週邊擴散,要前往膽道、肝臟、胰臟、小腸都會很快。
出現黃疸、胃口不佳 應提高警覺
錢政平指出,壺腹癌的常見症狀與鄰近器官癌症伴隨症狀十分類似,主要有黃疸、腹痛及貧血等,部分壺腹癌能夠早期發現,多半是因為腫瘤正好壓迫到總膽管出口到壺腹乳頭,阻礙了膽汁的排出通道,造成膽管阻塞後,伴隨出現皮膚及眼白變黃、尿液呈現茶色等阻塞性黃疸的症狀。
此外,也有可能因為壓迫胰管,使得胰液無法正常排出,出現腹部劇痛等急性胰臟炎的症狀;其伴隨症狀除以上所述,還可能發生解灰白便、體重下降、背痛、噁心嘔吐。
壺腹癌成因不明 定期健檢及早發現
壺腹癌至今成因仍無切確危險因子,所以很難指出哪些人可能是罹患壺腹癌高風險族群,但好發年紀為60-70歲。錢政平強調,壺腹癌雖為罕見癌症,但與其它癌症相同,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是不變法則,尤其像胰臟、壺腹位於較深處的器官組織,建議需進一步安排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及搭配使用顯影劑之電腦斷層掃描,以幫助看出腫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壓迫膽管、胰管的程度,有無淋巴及肝臟等周圍組織器官的轉移等。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