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无远弗届的力量,让原本局限于方寸之间的社区纠纷,如滚雪球般在一夕之间演变成众所瞩目的社会事件,在一片批判声浪之中,部分网友选择用诙谐的方式反讽时事,将制造不少话题的电影《熊麻吉》(Ted)移花接木,巧妙地配上kuso的歌词,改编成《天龙国之歌》,讽刺意味十足。(影片/取材自《YouTube》)
「天龙国」一词出自于日本人气漫画《航海王》,天龙国居民被描述成坐拥最多社会资源、不食人间烟火又极度目中无人的一群人,之后被网友拿来隐射台北市的市民,每当讨论道南北差异或城乡差距等议题时,「天龙国」一词就会被不断地被提及。
这几天大安区锦安里部分居民反对「癌症重症儿童中途之家」设在社区之内,随即被网友揶揄一番,将改编过的歌词巧妙地移植到电影《熊麻吉》德文版的片段,作成《天龙国之歌》,嘲讽反对居民没有同理心又无知的言论,在网路上制造不少话题。
其实类似的搞怪创意已经不是第一次;2004年轰动德国影坛的电影《帝国毁灭》(Der Untergang),当中希特勒(Adolf Hitler)因德军被苏联红军围困,而在碉堡内对底下将领歇斯底里发飙的片段,也常常被台湾网友拿来kuso,反讽许多政治社会事件,成为用不烂的经典老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