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產生瀰漫性病變的患者,由於血管柔腸寸斷,不適合接受心導管治療或外科繞道手術,但是光靠藥物也難以控制心絞痛的發生,醫界研究發現,透過震波在體外按摩刺激,可幫助心臟產生新生的細小血管,進而改善心肌血流的灌注,對這類無法進行介入治療的血管狹窄患者,可降低心絞痛的風險。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傅懋洋表示,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有3種基本方法,從症狀輕微至嚴重可分為藥物治療、心導管治療與外科繞道手術,不過有一成患者屬於冠狀動脈瀰漫性病變,即使血管狹窄嚴重,仍無法裝支架或接血管,以往只能勉強用藥控制。
傅懋洋醫師指出,心臟震波儀是一種高頻率的聲波,原本用來治療泌尿道的結石,後來醫界發現使用較低能量的震波,可以增進骨頭或傷口的癒合,轉而朝治療冠心病方向發展,刺激產生新生血管,讓原本受阻的心臟血液得到替代道路。高雄長庚醫院針對32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約7成的受試者完成3個月療程後,平均跑運動心電圖可增加1分鐘,心絞痛次數明顯減少。
現年50歲的蘇先生就是受試者之一,他因家族遺傳罹患冠心病,9年前曾動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多年來他連如廁都會喘到不行,也放棄原本打高爾夫球的娛樂,但由於血管較細小,經醫師評估無法再動刀治療,機緣下參加心臟震波儀的臨床試驗,經過一連串分段式療程後,他心絞痛的問題獲得改善,又恢復運動習慣。
傅懋洋醫師表示,操作心臟震波儀需透過心臟超音波指引,使震波以每平方毫米0.09毫焦耳的能量釋出,每次心肌將有3個以上的點、每點接受震波一百下,刺激產生新生小血管,進而改善心肌灌流,初步建議適合的治療對象為無法接受導管介入或開刀的患者,需自費約20萬元。
目前心臟震波儀在全球沒有出現明顯副作用,但有些患者不適合接受這種治療,包括:血管有血栓者、肺氣腫患者以及心臟影像不清楚者。
此外,傅懋洋醫師提醒,任何治療法都只能控制心絞痛的發生,患者若不節制飲食、不運動或者繼續抽煙,血管再度狹窄的可能性還是很高,呼籲應修正生活習慣,定期回診、定時服藥,才是維護心臟健康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