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湾癌症基金会曾作过的调查发现,76%的患者在罹病或治疗过程中,曾出现、或现在感觉到有疲惫的情形。
沮丧疲惫 影响抗癌成效
调查同时发现,癌因性疲惫症对于不同癌种及治疗方式的患者,皆是生理困扰的前3名,甚至超越恶心呕吐、掉发或疼痛所带来的困扰,除了对日常活动或工作影响外,其引起的无助感,会让患者陷入无以言喻的沮丧中,甚至影响治疗意愿及家庭生活,因此要提升癌友的生活质量,则应重视癌因性疲惫症的问题。
当罹癌后出现情绪低落、失去与他人接触的动力等,最好先评估癌因性疲惫症的严重程度,并且排除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
癌因性疲惫症评估原因 对症处方下药
轻度的癌因性疲惫症可以透过非药物的方式,像是饮食营养指导、运动与节省能量的原则来改善,如尽可能坐着做事、使用辅助物以帮助维持好的姿势、穿着宽松衣物等保留能量。另外,运动是非药物处理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环,即使是觉得自己累到不想动,仍应每周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或是呼朋引伴,参加太极拳、健走、游泳等团体运动疗法。
如果是中、重度的癌因性疲惫症,又找不到其他促成因子,陈骏逸医生建议,台湾目前也有针对癌因性疲惫症的处方药,如黄耆多醣注射药物治疗,帮助癌友缓解疲劳。因此呼吁癌症病友,不要将癌因性疲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而独自忍受不敢喊累,影响对抗癌症治疗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