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发的一种身心发展障碍,目前没有治疗药物,仅有靠行为治疗改善症状。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与韩国科技大学合作,证实“增进突触后的锌离子,可改善自闭小鼠行为缺陷”,此成果已经刊载于《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 知名国际期刊,更让自闭症研究开创新页。
调查发现,台湾自闭症儿童目前约有15499人,10年间增加2.7倍,是身心障碍者中增加幅度最大的病症。由于民众对于自闭症认识普遍不足,多以“大鸡晚啼”观念,认为是儿童发展较缓慢,导致延误早期疗育的黄金期,影响到未来就业与生活能力。
自闭儿童 3成缺乏锌元素
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一苹博士指出,近年来在自闭症的临床治疗上,锌离子缺乏是常见的案例。根据2011年刊登于《科学报导》(Scientific Reports)一篇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该研究针对1,967位自闭症儿童(1,553男童及414女童)的头发进行分析,发现将近30%的患童有锌缺乏的情形。
因此,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承续2014年建立的Tbr1模式,与韩国金恩俊博士实验室在2012年建立的Shank2缺失自闭症小鼠模式合作,进一步探讨锌离子与自闭症的关系。
尤其临床上,自闭症与基因控制及环境触发关系密切,又以Tbr1与Shank2有相对关联性,特别是 2种突变小鼠都有突触后离子通道(NMDAR)活性低落的现象。而研究发现,施用抗生素氯碘奎醇(clioquinol , Cq)可以有效改善这2种自闭症模式小鼠的社交行为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