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由冬转春,气候变化和早晚温差大,好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冠状动脉心脏病症状,许多患者陷入单纯药物控制与心导管、绕道手术等侵入性治疗的抉择中,总问医生“这样治疗真的比较好吗?”为了找出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患者的全球性治疗指引,马偕医院将加入国际大型研究,全案预估追踪4年,于2018年结束。
心脏病居台湾人死因第二 胸痛、心绞痛是征兆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2013年台湾人死因统计,每年高达1万7千多人死于心脏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其中,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症)是因为供应血液回到心脏的动脉变得狭窄或阻塞,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而使心脏局部缺血,导致胸痛(心绞痛)、呼吸急促、上肢疼痛、盗汗、呕吐等症状。
若心脏动脉完全被堵塞,将导致心脏病发作或造成心脏组织损坏,临床表现常为稳定心绞痛、急性冠心症(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猝死。
中度冠心症治疗标准不一 侵入治疗效果与服药差不多
马偕纪念医院心脏内科资深主治医生洪崇烈表示,目前临床对于治疗重度冠心症患者较无争议,但中度冠心病(心肌缺氧程度10%)的治疗方针却出现模糊地带,主要原因在于稳定性心绞痛只是冠心病的其中一个症状表现,且现今核磁共振和核子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对心绞痛的重要性尚未有定见,造成门诊患者常质疑“侵入性治疗真的比药物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