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多數民眾都會利用白天時段到墓地掃墓,除了身上全副武裝防蚊蟲叮咬的長袖衣褲,加上頭頂豔陽高照讓人汗水直流。中醫師提醒,天氣熱,人體的自然反應就是出汗散熱,而許多消暑法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有時不但消不了暑,反而會讓人因無法散熱而中暑,建議不妨自己動手動製作中藥茶飲可達到清暑益氣的效果。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雅慧指出,夏天天氣炎熱,容易流汗導致水分散失,使人神疲氣虛、胃口降低,除了要注意水分補充和散熱,生活環境宜清涼,日常穿著則以清爽通風為主。平日飲食以清淡為主,也可利用食物或水果來達到消暑作用,像是蓮子、薏仁、綠豆、西瓜等,皆可以用來清暑益氣。
要注意的是,夏季消暑養生只要在生活、飲食上掌握清熱利濕、消暑解毒、養氣滋陰的基本調理原則,當季盛產的食物是最適合當季的養生食材,盡量少吃冰冷食物,順應自然;另除了食物及茶飲之外,平日也可按壓一些穴位,達到提神醒腦作用,就可以輕鬆簡單達到夏日養生效果。
【消暑3茶飲】:
1.竹葉參麥飲:
材料:黨參10克、淡竹葉10克、麥門冬20克。
功效:具有清熱生津,補氣健胃功效。
2.陳香健胃茶:
材料:陳皮、藿香、紫蘇各10克。
功效:袪濕健胃、促進食欲。
3.參麥菊花茶:
材料:西洋參10克、麥門冬20克、五味子3克、菊花10朵。
功效:可生津解渴、清熱養陰。
【提神4穴道】:
1.人中穴:
穴點:位於唇溝上段約1/3處。
功效:具有醒腦明目、清熱袪風,可治療中暑、神智不清等症狀。
2.風池穴:
穴點:位於髮際下緣凹陷處。
功效:具有醒腦通竅、通經活絡,可治頭痛、頭暈、頸項強痛。
3.曲池穴:
穴點:位置為屈肘,取肘窩橫紋尖上。
功效:能清熱疏風、調理氣血,可治療咽痛目赤、熱病、頭暈眩等症狀。
4.勞宮穴:
穴點:位置在掌心,以中指、無名指屈拳掌中,二指尖之間之處。
功效:能清心開竅、寧心安神,可治療中暑、頭暈脹不清等症狀。
(上述每個穴位按壓5秒休息,可連續按壓10次。)


春天感冒犯濕邪 補氣湯增強免疫力
春天冷暖無常後母面 保健3茶飲
勤做4招抗「敏」操 舒緩鼻過敏
肩膀疼痛治不好,竟是「雲霧狀血管」增生作祟!微導管栓塞術擺脫疼痛
造成催產素低下的4個原因!面對面社交連結、正向自我對話助催產素上升
9旬嬤淋巴水腫痛苦多年!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解除淋巴水腫困擾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