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最近發佈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無論男女性惡住腫瘤依舊佔據排名第一名。公佈數據顯示大約三個男人一個死於癌症、四個女人一個死於癌症。更重要的是癌症發生的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女性特有的卵巢癌、乳癌、子宮癌也可能因泛濫的環境費洛蒙(存在於塑膠製品、清潔劑、有機溶劑...等含類女性荷爾蒙成份),或含雌激素藥物和化妝保養製品、家族基因遺傳或不明原因等,均使得這些癌症發生年齡愈來愈提早!其中以卵巢深藏於骨盤腔內且體積又小,所以要早期發現卵巢癌實屬不易,如何早期有效診斷出卵巢癌而且患者又不會有明顯的疼痛,這是一項很重耍的臨床課題!
曾有一位年僅29歲未婚女性因下腹部脹痛而求診,發現有卵巢腫5公分,當時建議患者抽血做卵巢癌指數篩檢,結果CEA正常CA-125稍高,最重要的是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測得卵巢瘤的動脈血流阻力比值低於1,意即代表腫瘤血流量增加。雖然醫師曾再三建議患者應詳細追蹤,並考慮早日接受手術治療,但患者卻選擇中草藥治療直到腫瘤長大至20公分才接受開刀。術後證實是卵巢上皮細胞癌,令人遺憾的是癌細胞已有轉移,雖接受化學藥物治療但仍不治。
最近又有一名27歲未婚女性因下腹部疼痛,才發現有近8公分的卵巢瘤。醫師使用彩色杜卜勒超音波發現腫瘤血流量增加,且血管阻力比值減少,初步診斷疑似是卵巢癌,果然開刀後病理報告是第一期卵巢癌。術後經輔助化學藥物治療至今仍未發現腫瘤有復發的情形。所以影響癌症患者預後存活的重要因素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早在1989年當時世界婦產科超音波學會理事長,南斯拉夫籍醫師Kurjak已發表:利用彩色杜卜超音波卵巢動脈血流灌注檢查,可有效偵測出卵巢良性及惡性腫瘤。概因惡性腫瘤由於細胞分裂頻繁且生長快速,腫瘤組織內新生血管數目增加,因此腫瘤內的動脈血液循環流量增加,血流阻力比值遂降低。依此原理再加上統計分析訂定客觀的動脈血流阻力比值,可提高診療出惡性腫瘤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因此患者可接受無痛的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即可以初步篩選卵巢腫瘤是否惡性。如今無論是基層或醫學中心的醫師,已廣泛利用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加上血中癌症指數檢驗,以做為預測不同器官腫瘤良性或惡性的重要參考。
以婦產科患者而言,能有效且又不用忍受痛苦就能了解卵巢腫瘤的惡性與否是很幸福的!尤其是未生育過的女性更應在卵巢瘤手術前與醫師充分溝通,在治療與保留生育功能之間做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