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俗称「火烧心」的胃食道逆流,在台盛行率已高达25%,约有500多万人经常忍受胃食道逆流的困扰。健保局资料也显示,我国1年申报的制酸剂(胃药)超过20亿颗,平均每位民众1年使用超过100颗的胃药。但有9成5的患者吃胃药后,无法立即缓解症状,甚至吃了胃药后没多久就再出现症状。医师指出,胃食道逆流若不妥善治疗,容易造成巴瑞氏食道症,食道癌机率是常人的30倍。
除了每年超过20亿颗胃药的申报,统计指出民众自行前往药局购买的胃药市场,每年将近4亿元之多。但国人最常买到的胃药通常是中和胃酸或是抑制胃酸分泌的用药,虽可减少或中和胃酸,却需要半小时以上才会稍微缓解不适症状,让胃食道逆流总是反覆发作。
肝胆肠胃科医师萧敦仁表示,1位年轻林姓保险业务员患者,便受胃食道逆流症状困扰持续2年,发作时吞胃药难缓解,每次都觉得喉咙卡卡,非常不舒服,且胸口有灼热疼痛感(俗称火烧心)。另外,因弯身或躺下时,会有泛酸的感觉,晚上睡觉难以入眠,直接影响隔天工作表现。
胃食道逆流患者除了生活品质受到影响,因食道一再受到侵蚀容易酿成发炎,成为巴瑞氏食道症(癌前病变)的高危险群。医学研究统计,患者罹患食道癌机率,更是常人的30倍以上。建议民众如有疑似逆流的症状,应先找肠胃专科医师确诊并治疗。
若第一时间无法就医,则可适度选择海藻酸钠成份的药物。国外研究发现,服用海藻酸钠成分药物之患者,有约6成可在3分钟内缓解症状,相较于一般制酸药物作用时间可能长达半小时以上,能更有效的缓解症状,减缓逆流不适。
萧敦仁医师提醒,即使症状缓解,仍须尽快就医,按医师及药师指导正确用药,并同时控制体重,减少甜食、油腻,避免吃太饱、吃太快,戒菸、酒,千万不要置之不理,任由胃酸侵蚀不耐酸的食道,才能远离食道癌的威胁。